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0年01月20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彝家新寨告別「看不見的貧困
精神脫貧物質脫貧都重要 

    【中新社四川涼山1月19日電】(作者 岳依桐 湯雁)“洗衣機、洗臉帕、牙膏、牙刷……這些都是我用‘道德積分’換的,把新年要用的東西都備齊了。”站在自家乾淨整潔的院壩裡,看著剛領回來的全新洗衣機,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村民吉地爾子笑著許下新年願望:“去年我家掙了752分,今年要爭取掙個800分!”
    吉地爾子熱情地將記者迎進家門。這位58歲的彝族漢子家中,各類傢具、電器一應俱全,其中多件小電器都是用“道德積分”換取的。分類垃圾桶放在門口,清掃工具靠在門後,在“道德積分”的激勵下,打掃衛生已成為這家人乃至全村居民每日的必修課。
    “道德積分”是火普村為破除村民的陳規陋習,移風易俗實現“精神扶貧”的舉措,于2016年開始實施。村干部定期到村民家檢查,從環境衛生、愛老敬老、鄰里互助等方面進行打分,1分等於1元人民幣,村民可從村中的“道德銀行”將錢取出,也可用積分到商品齊全的“雄鷹基金超市”換取等值的生活用品。
    具有彝族風情的房屋整齊排列在道路兩旁,屋檐下懸掛著為迎接新年準備的臘肉,村道上幾乎看不到任何垃圾與牲畜糞便,冬日的暖陽為這個大山深處的彝家新寨抹 上一層金色。火普村第一書記馬天告訴記者,幾年前,火普村的情況與現在截然不同。
    馬天說,從前的火普村人畜同寢,地上到處都是牲畜的糞便和各種垃圾。“道德積分”剛推出時,村民們還不相信愛乾淨、做好事就能賺錢。“現在大家早就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習慣,見面還會討論彼此又賺了多少分,得分高的人特別有面子。”
    過去,彝族村民之間還存在攀比的陋習。婚喪嫁娶時,殺幾十頭牛“充場面”的情況比比皆是。馬天告訴記者,辦一場婚事可能會掏空村民家底,甚至因此負債纍纍,使得脫貧致富“開倒車”。為徹底破除這些陳規陋習,火普村還頒佈了村規民約,禁止高額彩禮和大操大辦婚喪嫁娶。“違反了村規民約,就會被扣‘道德積分’。現在村民們之間很少攀比,生活壓力也隨之變小。”
    火普村的改變讓人驚訝,涼山州不少村子都派代表到這裡來學習經驗,大山深處,正有越來越多的“道德銀行”出現,助人們告別“看不見的貧困”。火普村村民吉澤爾布笑道,“我現在看到地上有垃圾都不舒服,日子越過越好。”
    精神脫貧與物質脫貧同樣重要。近年來,涼山彝族自治州把扶志扶智作為增強民眾內生動力能力的核心之舉,教育引導民眾主動移風易俗,養成文明新風。
    除了巧用“道德積分”等舉措外,該州的3745所農民夜校還採取集中教學、分片分組教學、上門送學、火塘夜話、現場培訓等多種方式,累計開展脫貧奔康技能、移風易俗、道德法制、掃黑除惡、環保生態等培訓8.2萬場次,培訓民眾123.6萬人次,通過新型農民素質提昇工程,輪訓貧困家庭適齡勞動力5.42萬人次。目前,該州縣級以上“四好”村達2953個,星級“四好”文明家庭達69.02萬戶。
    隨著精神脫貧的不斷深入,走出大山的年輕一代思想變得更加“時尚開放”。今年30歲的布拖縣居民吉斯小鷹告訴記者,未來自己不會以彩禮數額的多少為兒女選擇另一半。“這種觀念早就過時了。”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