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6年10月17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王學博:新導演需更多情懷
   
     “新導演需要用最大的熱情追求處女作的最佳水準,同時投資方應該更看重新導演的長線發展而不僅是眼前的商業利益,”中國新晉導演王學博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第21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於本月6日在韓國釜山拉開帷幕。王學博的導演處女作《清水裏的刀子》入圍電影節唯一競賽單元,參與角逐最高獎項新浪潮獎。這部影片改編自作家石舒清獲魯迅文學獎的同名短篇小說,講述了一位回族老人和一頭老牛的故事,用油畫般的畫面展現了亞洲內陸腹地人民的堅韌和對生命的敬畏。《清水裏的刀子》由著名導演爾冬升、張猛和萬瑪才旦共同監製,台灣剪輯大師廖慶松擔任剪輯指導。影片7日在釜山電影節上舉行了全球首映。
    王學博介紹,這部處女作的誕生歷時10年之久。他曾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西海固地區體驗生活10個月,但8年前的一次拍攝以失敗告終,他也因此暫時放棄了拍電影而轉做製片人,直到近年在電影界積累的條件成熟後才了卻心願。
    王學博說,導演的情懷是對電影藝術的尊重和熱愛,尤其新導演的處女作最需要的就是把內心對劇本的衝動用影像表達出來,有情懷才會有更多思考,從而讓電影有更多的觀點和呈現方式,這樣電影才會有更多突破的可能。
    不過對新導演、特別是王學博這樣的藝術片導演而言,影片投資都相對較低。王學博說,影片呈現效果與預算息息相關,所以《清水裏的刀子》這部影片把有限的預算更多花在了影像和聲音設備方面,因為這些設備的效果“一分錢一分貨”。
    王學博之前擔任影片《塔洛》和《錘子鐮刀都休息》的製片人,兩部電影分別斬獲第52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和第51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塔洛》曾入圍第72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 王學博說,自己真正做導演以後才深刻體會到對新導演的預算分配應更重視長遠發展。比如投資300萬元的影片改成200萬元預算來做的話,資金壓力會小很多,但影片品質的差距遠不止節省出來的100萬元。他認為,只有投資方、製片人和監製專業化,並能夠真正認識到一個劇本的價值,電影行業未來的價值才會提升,而這對投資方來說是冒險,也是考驗。他說,從新導演身上賺錢有很多種方式,比如版權增值、名譽收穫和未來的合作機會等,未必只是他的處女作。這就意味著扶持新導演這種長線投資要比投資成熟導演花費更大的心血。((新華社記者 姚琪琳)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