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6年06月23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亞歷山大:讓手風琴聲飄揚伊寧城 

    【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17日電】(記者張曉龍 何軍)新疆伊寧市距中哈邊境不足100公里,這裡的居民超過50萬人,城區縱橫交錯的道路間,坐落著一片設計規整、擁有80年歷史的六邊形街區——六星街。
    初夏午後,日頭正高,整個街區變得靜悄悄,但這並不包括六邊形其中一角。在那裏,歡騰的手風琴聲從一座低矮的臨街磚房內傳出,迴響在空蕩蕩的小巷。
    推開門,一位金髮碧眼的中年男人坐在木椅上,眼微閉,手臂熟練地推拉著手風琴風箱的同時,手指尖飛似般跳躍在琴身兩側的鍵鈕之上。
    一曲畢,男人從音樂世界重回現實。
    「我叫亞歷山大,俄羅斯族,58歲,土生土長的伊寧市人。」1958年,亞歷山大出生在磨坊。他的父親謝爾蓋是一位磨坊主,拉手風琴是他特別的愛好。每當太陽下山,忙了一天的他便帶著手風琴,尋一處開闊地準備演奏。等謝爾蓋坐定,四鄰八捨得男女老少們便以他為中心層層圍坐,熱鬧的音樂會開始了……
    每到此時,年幼的亞歷山大總是安靜地蹲在一旁,仰視著父親,以及父親懷中的手風琴。
謝爾蓋有12個孩子,磨坊生意時好時壞,那臺他視若珍寶的手風琴常常是「當去了,再贖回來,不久又拿去換錢……」
    有琴可拉的日子並不多,但常年的耳濡目染,已賦予亞歷山大過人的樂感,「就學了一週,爸爸說,我已經勝過學琴三四年的哥哥們。」空有好本領卻無琴可摸,技癢難耐的亞歷山大在16歲那年靠著在伊犁河打漁,積攢了300多元,終於買下屬於自己的手風琴。
    「一台琴解不了渴。」改革開放後,亞歷山大開始到邊境口岸上收購國外舊手風琴,同時又從市區回收報廢琴拿回家修理。
    亞歷山大的發小兼琴友梁剛介紹,伊寧城愛好手風琴的人不少,但琴壞了只能送回原廠維修,否則就是報廢。
    亞歷山大說,「能救活那些手風琴的生命」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事,琴修好了,才能把伊寧城裏的手風琴聲留住。
    與琴結緣的40多年裏,亞歷山大修琴無數,收藏手風琴800多臺,中國的百樂、長江,德國的霍納,蘇聯的圖拉……他把家中最好的地段都留給了鍾愛的手風琴。家裏幾乎成了私人手風琴收藏博物館。
    幾天前,亞歷山大看上了中亞商人烏魯夫從俄羅斯聖彼得堡淘來的一台琴,囊中羞澀的他捨不得放手,只得忍痛「賣幾臺琴湊些現金買」。
    為了緩解經濟困難,亞歷山大曾計劃施行付費參觀,但隨性的他沒心思守門收票,最終作罷。
    令亞歷山大開心的是,由於他所在的六星街居住著漢、哈薩克、維吾爾、回、俄羅斯等多個民族,又擁有較長的歷史和風格各異的建築,伊寧市政府正全力將其打造成民族特色文化街區,他的手風琴博物館建設也將得到政府的支持。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