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02月27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萬里長江第一古鎮」的年味
舞草龍品「三白」同濟舊址話新年
    【中新社四川宜賓2月14日電】(中新社記者 賀劭清)“草龍舞開始了!快去鑽草龍咯!”龍年新春,四川宜賓市李莊古鎮東嶽廟門前的大廣場上人頭攢動,鑼鼓聲中,兩條用稻草編成的長龍跟隨耍寶人手中的龍珠上下翻飛,擺出臥、盤、騰、飛等多種威猛靈動的造型。 李莊素有“萬里長江第一古鎮”的美譽。抗戰時期,當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同濟大學師生四處尋覓安身之地時,李莊發去了“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十六字電文。從1940年起,傅斯年、董作賓、李濟、梁思成、林徽因等一大批學者和高校師生遷往李莊,在此度過了長達6年的鄉野歲月。
    龍年新春,席捲中國的文旅熱亦蔓延到李莊,天南海北的遊客打破了這座千年古鎮的寧靜。來此觀草龍舞,吃春酒,趕年集,品“三白”(白肉、白酒、白糕),尋訪大師舊址,感受這座川南小鎮別樣年味的人絡繹不絕。
    一場舞龍結束,李莊草龍舞非遺傳承人黃澤明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濕。她招呼隊友將草龍高舉,方便村民與遊客穿梭其中。“從‘龍尾’鑽到‘龍頭’,意味著新的一年交好運。”黃澤明介紹說,李莊草龍舞源於唐代,每年秋收後村民就會曬乾稻草製作草龍,在春節期間為村民和遊客舞龍,讓大家尋龍氣、沾喜氣。
    漫步李莊古鎮,火紅燈籠、春聯福字將古鎮質樸、大氣的明清風格民居裝扮一新。石橋、碼頭、水街以及中國營造學社舊址、同濟大學舊址外,隨處可見提著新年龍燈、拿著糖葫蘆的人們。
    在一家白肉店門前,厨師張傑手拿兩斤重的寬大菜刀,面對煮好的方塊豬肉,手起刀落間,一片長如筷子、寬如手掌、薄如書頁的白肉就被他輕鬆片下。餐廳最顯眼處,掛著張傑在清華大學食堂為學生烹飪李莊白肉的照片。 “李莊白肉所用的豬肉來自每天清晨現殺的肥豬,春節期間我們每天都要備上百斤豬肉,但有時還沒到吃晚飯的時候就全部賣完了。”張傑笑道,李莊白肉的名字由著名社會學家陶孟和所取,這道鮮辣爽口的川南名菜也是當地春節必不可少的美食。
    在李莊,梁思成完成了他的扛鼎之作《中國建築史》。龍年春節期間,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建築大學等中國17所大學還在李莊古鎮開設了“中國民居•傳統居住形態研究展”,藉助多種現代科技再現中華傳統民居文化的燦爛與輝煌。
    李莊文化抗戰博物館工作人員范網娜介紹說,抗戰結束後,高校與機構紛紛遷回原址,但各高校及科研單位與李莊的情誼卻延續至今。李莊古建築的保護以及小鎮發展,受益良多。此外,作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每年還有大量台灣的高校學者、文化名流參訪李莊,重溫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 李莊同濟大學舊址外,寒假回家的同濟大學大二學生楊運科正為父母講解同濟大學西遷的歷史。“我在李莊長大,這裡每一處舊址都再熟悉不過,但進入同濟大學校園後,再回家鄉,感受又不一樣。”楊運科說,同濟大學每年都會選派優秀學生赴李莊支教,自己的初高中老師中均有同濟大學學生,而自己的新年願望就是多讀書,期待今後也能得到赴家鄉支教的機會。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