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11月19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中國電影走出去
拉近東西方距離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電】(作者 馬海燕 門睿)從41年前首部電影《原野》驚艶亮相威尼斯,到中國電影成為各大電影節的“常客”,從功夫片一枝獨秀到各種類型影片頻頻走出去,中國電影已成為外國觀眾瞭解中國的窗口。中國電影如何更好地反映當下、讓世界通過電影瞭解中國?中新社“東西問•中外對話”邀請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著名導演李少紅與上海大學藝術研究中心藝術總監、著名電影製片人馬可•穆勒展開對話。
    曾執導過《紅粉》《四十不惑》《橘子紅了》《大明宮詞》等多部女性題材作品的李少紅認為,應該鼓勵包括女性題材在內的現實題材電影交流。
    曾擔任過多個國際電影節主席,把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賈樟柯等中國導演推向國際舞台的馬可•穆勒認為,豐富多樣的中國電影可以讓國外觀眾更多瞭解中國文化的豐富性。
對話實錄摘編如下:
 
    電影“走出去”有助於世界瞭解中國
 
    中新社記者:1981年馬可•穆勒先生擔任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顧問時,將中國影片《原野》帶到威尼斯,碰巧《原野》也是中國新聞社出品的。當時是怎樣一個契機讓您將《原野》這部影片從中國帶向歐洲?
    馬可•穆勒:1981年年初,有幾位國內朋友告訴我,一家新公司南海影業正在做一部電影《原野》。我非常喜歡曹禺的話劇,也看了《原野》,發現這是個女導演的處女作,我就問可不可以跟該片導演淩子認識一下。淩子後來又介紹了更多的女導演給我認識,我那個時候覺得中國終於有了非常強、非常活潑的一批新的女導演。
    中新社記者: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有什麼特殊意義?
    李少紅:這個過程讓我們打開了眼界和世界觀,同時也能够讓世界瞭解中國。1992年的《四十不惑》是我們這一代現代題材的第一部去歐洲電影節的影片,能獲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當時中國人的生活對西方來講非常陌生,尤其是現實生活。我能從記者的提問中感受到他們想通過影片來瞭解中國和中國人的狀態,所以我覺得現實題材的影片能够出去是非常重要的。
    馬可•穆勒:那個時候這些電影都是新生代導演的第一部或者第二部。它們真的是豐富多樣,他們所探索的方向不是一致的。我那個時候就特別想通過這些電影讓國外的觀眾,特別是歐洲的觀眾多瞭解中國文化的豐富性。
    中新社記者:如何看待國際獲獎和國內獲獎之間的關係?
    馬可•穆勒:上世紀90年代應該是中國電影的熱門時代,幾乎每個大電影節都會有一部中國主競賽影片,國外的發行也會考慮多買幾部中國影片。為什麼上世紀90年代國外會有熱門的中國電影?因為那個時候好多電影都是有商業價值的藝術片,或者有高藝術品質的商業片。我真的非常敬佩那些導演所作的貢獻,讓更多的人馬上就可以看懂,可以理解。
    李少紅:不管是在國際還是在國內獲獎,對我們的藝術創作都是肯定和鼓勵。國際上獲獎是從中國發展的故事和東方文化的角度去欣賞這種藝術價值,這是一個相當高的肯定。國內的鼓勵則更直接,因為我們的創作反映的是中國的現實生活和歷史文化,這種肯定更重要。
 
    女性創作豐富了世界
 
    中新社記者:如何看待女性導演、女性題材創作對整個電影產業的貢獻?(未完‧待續)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