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6月29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北大考古百年闡釋
中華文明價值體系

    (續昨)禮治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個典型特徵。我們可以首先辨析哪些考古材料是跟王朝的禮治文化相關聯的,比如,墓葬、城址以及器作、服飾等等,它們的形制和規模跟社會政治文化的對應關係及其內在機制,然後從長時段的視角系統梳理它們在歷史長河中的演變譜系,綜合考察其變與不變之處,最後才是概括提煉出中華文明價值體系的核心。
 
    北大考古在建立考古學中國學派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1981年,蘇秉琦先生就指出,“在國際範圍的考古學研究中,一個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國學派開始出現了。”北大考古走出了蘇秉琦、宿白、張忠培、俞偉超、鄒衡、嚴文明、李伯謙等學界泰斗、考古教育家和多位學科帶頭人,形成了涵蓋中國考古主要研究領域的一系列理論和方法體系。
    考古學“中國學派”的核心是原創性的理論,即在本土考古學文化的基礎上,建構本土理論體系,主要包括:田野考古是基礎,通過田野考古獲取更多考古材料,同時進行田野考古技術方法和理論體系研究;推動研究方法的科學化,借助科技考古,科學提取考古材料的信息,構建國內外考古研究的共同話語;中華文明演進模式研究和闡釋;中國考古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考古學理論與方法建設;文明、國家等中國標準的提出;考古學的教育思想體系。
    上述七個方面存在著遞進的邏輯關係。未來的中國考古學還要在人類起源與演化研究、全球視野下的地區考古和文明互鑒研究、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文化傳承和文化遺產保護及科技快速發展下的考古技術方法和設備研發等方面著力建設,以建設有國際視野、世界格局的一流考古學。
 
    中國考古學在文明互鑒方面能作出怎樣的貢獻?
    無論是北大考古還是中國考古,都十分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70年來,北大考古接納了蘇聯、越南、日本、韓國、美國、英國、德國、新西蘭、印度、墨西哥、斯里蘭卡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本科生、研究生、進修生,舉辦了大量國際學術會議和講座,先後邀請美、英、日、韓等國家和港台地區的學者前來講學,教師經常外出參加學術會議、訪問、講學或合作研究;並同美、日、土耳其、匈牙利、波蘭等國學者合作進行田野考古發掘和研究。
    目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已完成馬達加斯加武海馬爾遺址出土的中國瓷器資料的收集,預計2022年出版《武海馬爾遺址出土中國瓷器研究》;中意合作意大利藏中國文物研究階段性成果《帕爾馬卷》圖錄、《那不勒斯卷》圖錄預計於2023年發表。此外,北大還與伊朗國家博物館簽署備忘錄,計劃整理和出版阿德比爾神廟藏中國瓷器資料。
    近年來,中國考古學家積極開展境外考古發掘、國際重大項目合作研究,前往肯尼亞、埃及、北美洲、中亞、蒙古國、沙特、柬埔寨等地,積極參與國外文明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建設多處海外考古發掘基地。通過對水下文化遺存和陸上遺址、遺物進行考古勘察、發掘和資料整理,在外國考古領域中發出中國聲音,貢獻了中國考古力量;也增加了我們對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了解和認識。目前,中國考古正積極推動學術成果國際化,努力提升學科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講好考古學的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中華文明的美好形象。(續完)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