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12月30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四藏傳統文化七十二變加速破壁「出圈」
    【中新社拉薩12月29日電】(記者 冉文娟)從原汁原味地呈現展示到變化多樣的混搭創新,西藏自治區近年來通過“非遺+”讓璀璨的非遺文化呈現“七十二變”,既加速了優秀傳統文化破壁出圈,更成為推動西藏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非遺+旅遊”:拓展文化內涵“景”上更添花
    每到演出季,位於拉薩河南岸的文成公主劇場總是人氣興旺,觀看史詩劇《文成公主》已成為許多赴藏遊客必“打卡”項目。這部展現漢藏和親的劇目亦是“非遺+演藝”的成功案例。
    藏戲、宣舞、鍋莊、打阿嘎……數十種藏地非遺在劇中得以活化、再現。該劇副總導演白芨稱:“該劇在創作中深入挖掘藏文化內涵,還原西藏民俗風情和生活場景,讓觀眾觀一劇就可瞭解藏文化經典,不負西藏之行。”
    以藏香、藏紙及雕刻技藝揚名的西藏尼木縣則探索出了“非遺+體驗”的新路徑,讓遊客沉浸式感受非遺技藝。藏香發源地吞巴鄉專為遊客設立藏香體驗空間,遊客們在手藝人的指導下“摘豆蔻,搗沉香,松柏作泥花作塵”製作藏香,瞭解藏香的“前世今生”。
    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遊客的文化體驗增強,非遺技藝也藉此走出深閨,被更多人“看見”。12月初,西藏官方公佈首批非遺旅遊景區(點),相信此舉將讓兩者碰撞出更多精彩。
      “非遺+文創”:創意讓傳統技藝覓得新知音
    加入花瓣的藏紙、手工編織的藏毯、有唐卡元素的飾物……當藏地非遺技藝與“創意”結合,傳統文化披上了時尚的外衣,也覓得了新知音。
    西藏璀璨的非遺資源為文創產品開發帶來源源不斷的靈感。據布達拉宮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布宮目前已研發文創產品400余種,其中唐卡、瓷器、貴金屬製品、藏香、藏紙等都帶有厚重的非遺文化底蘊。隨著藏地文創產品熱銷海內外,非遺技藝走進了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
    “90後”設計師劉婧即是因文創而與藏地非遺技藝結緣。作為一名藏族雕版技藝愛好者,她正琢磨著把古老的雕版技藝和文創產品結合起來。她說:“非遺當然也可以新潮時尚,得到年輕人的青睞。”
    隨著人們生活品位提昇,有文化內涵兼具精巧創意的文創產品將持續受到追捧。近年來,西藏舉辦的布達拉宮文創設計大賽等系列賽事也將進一步激發創意靈感,為非遺文化傳承帶來新活力。
      “非遺+產業”:解鎖鄉村振興新路徑
    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唐卡是藏文化傳承的重要鏈條和文化圖譜。
   多年來,西藏在保護發揚唐卡藝術的同時,唐卡產業也做大做強,讓其從文化“遺產”變為增收“財產”。
   數據顯示,西藏從事唐卡繪製的人員目前已超過3000人,周邊產業人員超萬人,從業者遍佈拉薩、日喀則、昌都、山南等地,全區唐卡年產值已突破2億元(人民幣,下同)。
    在西藏山南市乃東區,雙腿殘疾的達瓦扎西則靠“澤貼兒”過上了好日子。“澤貼兒”是一種手工紡織技藝,也是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澤貼兒”民族嘩嘰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成立,在政府的扶持引導下,多年來合作社直接解決就業200多人,人均年收入目前已超4萬。
    不止如此,多項西藏非遺技藝均在積極探索產業化發展之路。厚重的非遺文化正繪就藏地致富新圖景,解鎖鄉村振興新路徑。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