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0年09月14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許鞍華獲獎喚起香港電影輝煌記憶
高志森認為港產片仍有廣闊天地為年青弄潮兒舞台
    【香港中通社9月10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明珠)香港時間9日凌晨,香港著名導演許鞍華獲頒“威尼斯影展金獅終身成就獎”。許鞍華成為威尼斯影展以來首位獲得這項榮譽的華人女導演,再次喚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記憶。
    許鞍華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新浪潮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這一年代也是香港電影最鼎盛時期,被譽為“東方好萊塢”。但近年香港電影已大不如前,如今許鞍華再次站上國際大舞台,為香港當前電影業帶來很大鼓舞。
    回顧深耕影壇40載,許鞍華曾六奪金像獎,三斬金馬獎,是香港電影業的佼佼者,她成功的背後也正是香港電影業蓬勃的縮影。
    香港著名導演高志森認為許鞍華代表著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獲終身成就獎是實至名歸。
    高志森因參演《天水圍的日與夜》而結識許鞍華:在她身上看到有一種態度和獨特風格:她傾注所有的感情、精力到電影創作中去,從未離開深紮多年的立足點,即使她的電影不一定賣座,但她的專注為前赴後繼的從業者形成專業的標準。
    正是當時眾多像她一樣專注的從業者不斷摸索,才使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港產片燦若繁星。
    隨後在市場的沉浮中,韓國影片崛起超前,港產片難以望其項背,往日壟斷海內外市場的輝煌港片走向不振。如今,許鞍華摘得金獅終身成就獎,在沉寂多年的香港電影業中有如平地驚雷。
    高志森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說,隨著香港電影業的沒落,本以為港產片這一名條可能會慢慢在大眾視野中消失,而今次許鞍華獲獎是國際對於香港上一代電影經驗的肯定。
    “以前的港產片製作成本低,但卻有很高的成本效益”;高志森回憶,當時香港資源空間有限,但卻高產高質,90年代很多好萊塢電影製作都曾邀請香港導演參與,這正是為了借鑒當時港產片中的經驗和特色。
    細數許鞍華的作品,她一直都在用頗具特色而又飽含生活化的細節去揭開一種很“香港”的風格。
    1979年她執導的處女作《瘋劫》全然跳脫常規,一經上映,便破了香港當時的票房記錄,一舉包羅第17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最佳剪輯、最佳攝影獎項。
    而3年後上映的《投奔怒海》瞄準越南難民海上偷渡的慘烈故事,被譽為香港新浪潮的巔峰之作,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個獎項,在最佳華語電影一百部中位列第八。
    其後,她還創造了不少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1996年,由她執導的《女人四十》,獲得最佳電影、導演、編劇、男女主角,成功摘下香港金像獎的大滿貫。
    而在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史上,其中有兩部大滿貫的影片,除了《女人四十》之外,還有一部便是2011年上映的《桃姐》,導演也是同一個人,許鞍華。
    面對曾經的輝煌,不禁讓人發問:之後,香港是否再無“許鞍華”?
   高志森認為,雖然香港電影難返往日輝煌,但外面卻仍是廣闊的天地,這會成為年輕一代電影弄潮兒的舞台。若仍有一些如許鞍華那般勤耕不輟的後輩,在傳承港產片經驗的基礎上仍專注熱忱,誰說不會再有一個“許鞍華”呢?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