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0年07月13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四代電影放映人的流動與堅守的故事
    【新華社杭州7月10日電】(記者席玥、段菁菁、鄭夢雨)7月初的一個傍晚,雨後放晴,浙江嘉興桐鄉市洲泉鎮馬鳴村的將軍湖廣場上格外熱鬧。聽說當晚要放一場露天膠片電影,不少村民早早就搬來桌椅、沏上茶,「搶佔」前排觀影位置。
    當晚的電影放映員是朱生榮、朱強父子。他們與前輩王志華、朱文炳已「接力」放映電影五十餘年,被稱為當地的四代電影放映人。
    今年85歲高齡的王志華回憶,1952年他進入為期半年的電影培訓班,學習放映技術、電工等課程。一畢業他就承擔起縣裡放映電影的任務,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當地第一代電影放映員。
    「那時放電影很艱苦,每個縣(當時仍為桐鄉縣)只有一支電影隊,一支隊伍要照顧20到30個村。」王志華說,江南水鄉水系發達,他時常搖著一條載著放映設備、膠片、幕布和高音喇叭的「電影船」往返于各個村落。
    為服務當時大量在水路奔波的跑船人,王志華常在岸邊為他們放映「專場」。「50年代中期有次放黃梅戲電影《天仙配》時,河道裡集聚了大概上百條船。」他說。
    在王志華眼裡,看電影對村民而言,逐漸從「好奇」轉變為「日常生活中的一種需要」。為滿足這種需求,王志華1973年開設了自己第一期電影放映培訓班,手把手教授3名學生,當年23歲的朱文炳是學生之一。
    扁擔挑音箱、毛竹做支架、麻繩綁銀幕,加上一台放映機、一部幻燈機和一個發電機,構成了第二代放映人朱文炳的「流動電影院」。
    他回憶,放電影是那時村裡的一件「大事」——提前一週就把毛筆寫的電影海報貼上,一個月放三場,十個村輪著放,遠近親鄰統統趕過來,「盛況空前」,家家戶戶搶著請放映員吃飯。當時村裡的文藝生活相對匱乏,除了方言表演的民間說書、唱曲之外,電影投影的那一束追光,對村民而言就像是一處點亮通向外界生活的文化窗口和精神通道。
    朱文炳說,一次放映時突下大雨,觀眾自覺開始搶救機器。彼時一場電影票價6分錢,最旺時他一晚要去三個地方放映,經常是一部電影放完後觀眾跟著電影隊走,久久不捨離去。第三場開始時已是午夜2點,但仍有很多人滿心歡喜地站著等。
    從「電影船」到寬敞電影院,從黑白無聲到彩色數字電影,電影放映員們不斷見證幾十年來中國農村電影的發展和放映條件的進步。
    1986年,朱生榮因在部隊有過電影放映經驗,退伍後接過朱文炳的「班」,成為當地第三代電影放映員。
    20世紀90年代,洲泉鎮第一家影劇院建成。但考慮到總有一些村民因路途遙遠不便趕來影院看電影,朱生榮和另一名放映員成立了「義馬兄弟電影隊」,把機器裝在摩托車上,利用閒暇時間為偏遠農村的老人孩子放電影,一放就是十餘載。
    「平時難得打照面,其實就趁著看電影的機會,大夥兒聊聊天,交流交流,這是在家裡看電視得不到的樂趣。」朱生榮說。
    在科技下鄉的年代,兄弟電影隊還以電影放映的形式向鄉親們宣傳空調、冰箱、電腦等一系列現代化家電的知識並推廣產品,寓教於樂。朱生榮說,雖然放映隊的任務不再純粹是放電影,但能給鄉親們帶來快樂,他的工作就有意義。
    出於對膠片電影的熱愛,這名「85後」年輕人陸續從全國各地收集老電影放映機。
   2016年,他創立了馬鳴村電影展示館,以承續傳統。約300平方米的空間裡收藏著中國第一代放映機、浙江產8.75工農兵放映機等近百台經典設備和當地電影放映事業發展的剪報資料。
    馬鳴村的文化禮堂今年即將建成,朱強準備將自己的所有「家當」盡數搬進去。「我要把老電影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如今,朱強重新拾起父親的老行當,扛著機器走上廣場、走進校園,講述為中國人提供了近半個世紀「文化大餐」的膠片電影背後的故事。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