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07月06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中國成功發射風雲三號E星
將提升氣象預報預測氣候變化應對防災減災等

    【中新社酒泉7月5日電】(記者 陳溯)5日7時28分,被譽為開啟新征程的“黎明星”風雲三號E星搭乘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帶動中國氣象衛星應用進入成熟發展階段。
  截至目前,中國已成功發射19顆氣象衛星。風雲氣象衛星工程總指揮、中國氣象局副局長于新文表示,風雲三號E星的發射將進一步提昇中國氣象預報預測、氣候變化應對、氣象防災減災、生態文明建設、空間天氣預報預警等各應用層面的能力和水平。
  據瞭解,作為中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的風雲三號E星,是全球首顆民用晨昏軌道氣象衛星。其成功發射後,將與在軌的風雲三號C星、風雲三號D星組網運行,使中國成為國際上唯一同時擁有上午、下午、晨昏三條軌道氣象衛星組網觀測能力的國家。
  中國氣象局風雲氣象衛星工程總設計師楊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三星組網後,每6小時可為數值預報提供一次完整全球覆蓋的資料,有效提高和改進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精度和時效,對完善全球對地觀測系統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GRAPES中,國產衛星同化儀器將由11個增加到18個,同化數據量增加50%,可延長預報時效約12小時。風雲三號E星設計壽命由5年提昇至8年,提高了載荷的可靠性、穩定性和探測精度,有助於充分發揮衛星的應用效益。
  風雲三號E星搭載了11台儀器,實現了技術的全面提昇,可實現對三維大氣、洋面風場、夜間微光、太陽和電離層等多種要素的監測,將綜合增強天氣氣候、大氣環境和空間天氣監測分析能力。
  世界氣象組織(WMO)向中國氣象局來函表示,風雲三號E星的發射將填補全球天基氣象觀測系統的空白,中國氣象局將成為全球極軌衛星觀測序列的第三大支柱。
  風雲三號E星及其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研製。有效載荷由中國科學院、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所屬有關單位研製。發射、測控任務由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組織實施。地面應用系統由中國氣象局研製建設和運行。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