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03月1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中國式現代化世界期待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新華社記者)如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是國際社會長期關注中國的一大焦點。透過中國全國兩會視窗,國際輿論和海外人士看到,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指引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給世界各國帶來合作共贏的新機遇,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選擇,為發展中國家拓展現代化路徑提供了有益啟示。
  “行之有效”
  過去一年,面對異常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全力推動經濟恢復發展,堅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圓滿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成績來之不易,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走得通、行得穩。
  “全球經濟形勢讓各國都關注中國經濟前景,中國仍然是全球主要經濟引擎之一。”馬裡地緣政治專家馬基·西塞說。義大利經濟學家、國際關係專家賈恩卡洛·瓦洛裡表示,中國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我從電視中看到,很多中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人工智慧、數字化、綠色可持續發展。”印尼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認為,今年兩會凝聚了在數字發展以及綠色經濟方面的共識,數字經濟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助推器。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大學聖彼得堡分校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柳德米拉·韋謝洛娃認為,經濟的穩定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為未來開闢新前景。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取得的成就,不僅讓國際社會看到無比廣闊的前景,對中國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而且激發了人類社會對於現代化內涵的深刻思考。
  巴西經濟學家羅尼·林斯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生動詮釋了發展目標就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受益”的道理,“中國的發展實踐證明,高質量發展能夠培育一個更加公平、公正和繁榮的社會”。英國皇家東西方戰略研究所主席易思曾長期在北京生活,見證環境問題的巨大改善,“如今在北京,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藍天”。
  法國國際問題專家讓-皮埃爾·帕日去年時隔20多年再次來華,看到了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他說,“中國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國的(現代化)理論是行之有效的”。
  “同世界共用發展機遇”
   翻開政府工作報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中國政府2024年工作任務中的這些要點,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追求的不是獨善其身的現代化,願同各國一道,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不搞‘小院高牆’,而是‘敞開大門’同世界共用發展機遇。”伊拉克共產黨官方媒體《人民之路》總編輯穆菲德·賈紮伊裡表示,中國堅定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將為世界各國實現合作共贏、促進共同發展提供廣闊機遇。
  “中國式現代化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現代化範式,是一種著眼全人類的現代化。”長期關注中國發展的英國國際關係專家基斯·貝內特認為,中國在推進自身現代化建設的同時,邀請全球南方國家搭乘中國快速發展和日益繁榮的列車,為更多國家開闢現代化道路起到了推動和促進作用。
  “新質生產力”一詞給古巴哈瓦那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路易士·費爾南德斯留下深刻印象。他說,中國提倡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新質生產力,有利於加快經濟轉型升級,也將給世界經濟注入活力。
  智利大學學者倫佐·布羅托說,從兩會期間公佈的各項報告、經濟數據、發展目標可以看出,中國正處於轉型階段,不斷向著更高質量、更加均衡的方向發展。中國的高質量發展讓世界各國看到機遇,各國可以通過對接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和發展戰略實現互惠合作。跨國產業鏈合作將中國發展產生的需求傳導至智利等許多國家,創造就業與經濟機遇。
  巴基斯坦智庫全球絲綢之路研究聯盟創始主席澤米爾·阿萬認為,中國兩會釋放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定信心與信號,讓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為當前處於低迷週期的全球經濟注入信心。
  辦好進博會等重大展會、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深化多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今日巴基斯坦》網站近日刊文說,兩會提出的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舉措對推進國際經濟合作、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提供有益借鑒”
  世界各國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現代化?首次報道中國兩會的尼泊爾記者高塔姆說,他過去看到、讀到的現代化都來自西方世界,“認為現代化就是西方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讓他意識到,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和本國文化文明緊密相連才能實現現代化”。
  斯裡蘭卡學者亞西魯·拉納拉賈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為包括斯裡蘭卡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選擇適合自身的制度和發展模式提供了寶貴經驗,這是很多國家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中國式現代化的原因之一。中國式現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國並沒有否定其他國家的發展道路,而是鼓勵每個國家探索符合自身的發展模式,不吝分享中國現代化的經驗和機遇,“這對其他國家而言是更大的幫助”。
  透過今年兩會,國際社會對中國式現代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獨立自主、人民至上、和平發展、開放包容、團結奮鬥……一個個“關鍵詞”始終閃耀在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進程之中,給其他發展中國家帶來啟迪。
  尼日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納伊朱說:“中國式現代化以人為核心,不僅關注人的物質需求,還關注人與環境和諧相處、人的全面發展。”   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所長基裡爾·巴巴耶夫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既有中國特色,也有普遍意義,能夠為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現代化發展提供有益借鑒。(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執筆記者:鄭漢根、謝彬彬、許蘇培)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