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01月15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觀眾吃著火鍋看電影
京城商家把餐廳搬進電影院
    【香港中通社北京1月7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百)你是否有邊吃飯邊看劇的習慣?若把家中簡餐換成餐館火鍋,手機屏幕換成影院巨幕是否會有別樣的體驗?在北京門頭溝區就有這樣一家店,消費者可以吃著火鍋看電影。該店亦憑借這一特色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被網友屢屢“種草(內地網絡語,意為推薦)”。
    記者6日來到該火鍋電影院,店長王威介紹,該店按照區域有著明確的功能劃分,每個功能區的裝修風格亦大有不同。一樓是傳統的東南亞餐廳,二樓是酒吧、咖啡廳、電影院。從二樓電影院的平台上觀察,該店是一個仿西式車站建築,遠處的山脈隱約可見。顔值高、花樣多的特點滿足了當代年輕人對“網紅店”的定義。據了解,和常規電影院一樣,該火鍋電影院輪流放映當前院線電影,消費者需要先在電影購票平台購票,再到店內點菜。該電影院有4個影廳,每個影廳內設有7個雙人沙發座和餐桌,可同時容納14位顧客就餐觀影。電影開場前,工作人員會根據預約情況提前將火鍋和菜品擺放到桌子上。電影開場後,影廳的燈光全部關閉,但每個桌上配備了兩個小射燈。這樣既不影響觀影氛圍,又可以讓消費者看清菜品。王威介紹,該店為了讓“火鍋+電影”的模式更加安全和舒適,他們對設施進行了改造。例如,影院內均使用小鍋,并搭配沒有明火、功率較小的電磁爐,菜品被裝在一個精致的九宮格中,以方便顧客就餐。除此之外,影院的通風、控溫等設備均進行了相應調試。“我們看了《非誠勿擾3》,吃了冬陰功火鍋,體驗非常好。”顧客吳女士告訴記者,她們一家人從市區來門頭溝爬山,以往吃飯看電影至少需要三四個小時。這種方式既增加了新鮮感,又節省了時間。
    王威表示,由於影廳觀影人數不多,有些組隊來的顧客選擇“包場”。“熟人之間在這一場景下更加放鬆,像是在家中客廳的聚會,但是比家宴菜品更豐富,電影效果更好。”王威說道。不少消費者被這樣的創新方式所吸引,駕車數十公里也要前來“打卡”。顧客梅女士是從小紅書上看到的門店信息,她認為這種新的娛樂模式“氛圍感”滿滿。但是她也對“網紅模式”表達了隱憂:吃飯和看電影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二者同時進行有可能導致電影沒看盡興,飯也沒吃好的狀況。
    事實上,這并非是北京首創,“火鍋+電影”的商業模式最早出現在“火鍋之都”成都。隨後在北京、廣州、杭州等地逐漸落地。此前,不少餐飲商家引入全息投影用餐場景,但是其商業邏輯僅僅是為了提升用餐環境。
    業內人士指出,和大多數網紅店一樣,前來消費的大都是喜歡新鮮事物的年輕消費者。盡管商家在用戶體驗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火鍋+電影”并不是一個复購率很高的生意。亦有專家表示,這種新業態有大量的消費群體,有一定的市場需求,是消費市場多元化發展的表現,值得肯定。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