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司:澳門半島輕軌網絡選址研究正展開
輕軌入舊區需地下化


【特訊】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表示,政府正研究輕軌西線結合防洪工程的可行性,同時亦正研究澳門半島輕軌網絡選址,包括輕軌人工島支線,即由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口岸經過東區,由外港進入南西灣區再到媽閣,並與輕軌西線形成環狀網。譚偉文又稱,若輕軌需深入本澳各個區域,特別是舊區,採用地下化是唯一出路。
在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上,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表示,配合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政府亦同步整治內港的交通及行人道,除優化行人步行環境外,亦重新規劃區內過路設施,隨著工程完工,內港一帶的交通經已全面恢復,有助提高澳門半島西側的公共交通服務效率,會上有議員關注跨區快速道路,在澳門城巿總體規劃的研究過程中曾建議預留一條連接林茂塘西側及青洲區的跨區道路,政府正研究相關可行性。
譚偉文稱,政府在推行詳細規劃草案時,會進行多方案比選,就跨區道路的實施空間及可行性作出研究,同時我們亦進行澳門輕軌路線的研究服務,屆時會一併探討輕軌西線結合防洪工程的可行性。
譚偉文稱,另外一條重要線路就是人工島支線,我們同時在考慮,已展開相關研究,當選線做好後一定會向公眾諮詢意見。譚偉文又稱,若輕軌需深入本澳各個區域,特別是舊區,採用地下化是唯一出路,相信地下施工比例較多,對交通影響較低。另外,政府正與橫琴研究橫琴至澳門的新通道方案,若有進一步消息會對外公布。
考慮拉近巴士輕軌票價差距
譚偉文又指,目前輕軌投資大,效益並未彰顯,原因與路線相對單一和環形網絡未構成有關,而最重要的輕軌東線仍在興建,預料二零二八年完工,翌年通車,屆時可分流經關閘入境的旅客,減輕交通壓力。有議員建議下調輕軌票價,譚偉文回覆稱,可考慮拉近巴士與輕軌的票價差距,利用其他誘因吸引市民乘搭輕軌。
會上亦有議員關注到巴士服務的優化,譚偉文表示,政府持續透過優化軟硬件設備,包括完善巴士站候車空間,調整班次和服務時間等,現時政府正進行巴士合同的檢討工作。譚偉文指出,我們會因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配合本澳道路網及軌道網的建設,適時調整巴士服務。我想我們亦會考慮相關因素,發車、路線整合,如何分配前線同事的安排等。交通事務局已嚴格要求巴士公司合理訂定車長的工作時間,車長每完成一個班次,就必須提供足夠休息時間,避免長時間工作導致疲勞駕駛。
至於建築廢料的處理,譚偉文表示政府透過多種方式做好,建築廢料處理,本澳堆填區已進行分類,並通過土質改良,降低堆填區整體高度約兩米,儲存部分可用物料重新利用,但由於澳門體量小,缺乏足夠空間和條件,儲存分類廢料,亦難以形成再生工業,需透過跨區處理,填海等多種方式處置。
有議員關注本澳海域和海上遊等議題。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稱,私人遊艇不能用於商業用途,目前亦未打算開放租賃;而海上遊方面,本澳的港口環境和水深是「硬傷」,適用於深圳和南沙等地的船隻,較難駛入本澳,她透露有船公司計劃將一艘長約七十米的船隻由深圳嘗試來澳,但未能成功停靠,相信仍需改裝。另外,黃穗文又稱,現時清潔專營公司共有十二人和五艘船隻用於清理海上垃圾,當局未來會要求公司增派人手和採用更先進的船隻。
政府在路氹西側及路環以南海域,劃設海洋保護區。譚偉文稱,保護區是根據澳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已開發利用現狀,以及國家海洋局南海規劃與環境研究院的建議而劃定,受海域自然屬性及各種客觀因素所限,暫不具條件擴大海洋保護區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