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04月07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京城夜賞奇珍 鬼市探寶 
    【中新社北京4月5日電】(作者 杜燕 徐婧)夜幕降臨,在京城某處,這裡才剛拉開序幕:經過“帶刀侍衛”的盤查進院後,耳邊不時傳來風聲,無章的手電光線又平添了幾分驚悚。低頭看向地面,是形色各異的貨品,這才讓人感覺“回了人間”。
    這是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昇級後的“夜賞奇珍·鬼市探寶”現場。這裡從3月26日起定期開市,晚七時敞門迎客,持續至次日四時。
    清明節期間,記者趕上了第二個開市日。作為一名新手,記者先聽“行家”傳授經驗:手電筒是必備裝備,不能反複試探底價,不能討價還價後不買。
    “多聽多看,想買就買”,這是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悅給遊客的八字攻略。前半句呼籲買家不要衝動消費;後半句提醒人們不要猶豫,以免錯失“寶物”。
    新手“打眼”怎麼辦?張悅稱,此次昇級,加強了對貨品的把控,“賣家說‘保老’,就能出手。”
    在搖曳的燈光中,記者隨著人流“挑燈探寶”。地面上,瓷器、串珠、老玩具、書籍、字畫等應有盡有,可謂“一攤一景”。
    攤位間,許多人默不作聲在一旁觀察,他們有的在等待時機出手,有的在學習挑選貨品的經驗。
    魏根華從1998年開始在此賣貨。他介紹,在因為這份工作結交的朋友裡,最小的20多歲,最大的已經70多歲了。他還和來自德國、英國、瑞士和韓國的顧客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何先生這晚在“鬼市”用100元(人民幣,下同)購入了一個軍號。有著從軍經歷的他希望,這個軍號和家中的軍用挎包一起,喚起那段珍貴的記憶。
   記者前方,有位頭髮花白的老大爺戴著頭燈,尋找失落的德國寶星老表。
 “上中學的時候,拆了(表)零件,到收廢品的地方賣銅。”他稱,當時銅一斤2元,他拆下的零件按照雜銅一斤1.2元賣了,“逛了快30年也沒碰到一樣的,如果遇到,一定要買回來。”
    張悅介紹,擁有近30年曆史的潘家園舊貨市場,其誕生可以說始于“鬼市”。
  “半夜開市、黎明即散”的“鬼市”文化是許多文玩人的集體記憶。據史料記載,宋代時“鬼市”就已盛行,而老北京的“鬼市”傳統,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
    張悅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在一塊待建閑置地上出現了百姓自髮形成的零散地攤。隨著規模不斷擴大,近百個攤位成為潘家園市場的雛形。那時開市時間沒有限制,淩晨就有人佔位擺攤,人們稱之為“鬼市”。
   “希望通過凸顯中國傳統元素打造獨特歷史氛圍,讓更多人在沉浸和體驗感中瞭解民俗文化。”張悅說,市場基於傳統文化的創新創造,一方面滿足老顧客的懷舊情懷,另一方面希望吸引更多年輕客群參與到老北京古玩、地攤文化的傳承中,為更多市民提供夜間消遣新去處。
    今年28歲的寇中豪從9歲開始接觸收藏。在他眼裡,“鬼市”為老一輩提供了懷舊場所,增加生活情趣。
    “我帶我愛人一起來逛,這是我們倆的共同愛好。”他說,看到很多人帶小孩來,把傳統文化通過這種方式傳承下去更好。
   作為買家,他希望賣家加強自律、市場管理到位,不辜負消費者的信任。
   現場,記者還看到許多短視頻博主用影像將經驗分享給更多人。
    劉叢是眾多記錄者中的一員,也是一家玉器店舖的店主。他介紹,自己截至目前共發佈了150多條短視頻,最高的播放量有1500多萬次。
   在他發佈的短視頻中,有對不同玉石品質的介紹,也有自拍自演的情景短劇。“除了宣傳店舖外,還介紹挑選貨品的方法,讓大家買得放心。”劉叢說。
   “昇級後的‘鬼市’將根據每周反饋進行主題變化,慢慢找到市場、商戶、淘逛者之間的契合點。”張悅稱,潘家園是有故事的地方,未來還會提供更加精細化、個性化的場景體驗,吸引更多人把“鬼市”的故事講下去。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