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02月27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中國民樂綻放世界魅力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題」(新華社記者 徐欣濤 王承昊 劉昊東)在北京羅馬花園小區一所住宅內,琴聲悠悠,流水潺潺,伴著繚繞的煙霧和沁人的茶香,彷彿置身頤養身性的世外桃源。環顧四週後才發現,流水聲來自屋內的假山石裝飾品,撫琴的姑娘是馬來西亞留學生莫瓅。
    莫瓅是眾多來自海外的民樂愛好者之一。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醉心於中國民樂。悠揚的竹笛、低婉的古琴、如泣的二胡……各具特色的民族樂器傳遞著一代代中國人的思想與心境。隨著中外交流日益密切,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民樂也在全球文化交響樂中奏響獨特的樂章。
    東方天籟之音
    莫瓅與莫庚是一對來自馬來西亞的姐弟,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母親是中國人。特殊的身份使姐弟倆常輾轉于兩國之間,而未間斷的是對中國民樂的學習與熱愛。
    姐姐莫瓅,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習服裝與服飾設計。她初識古琴還要追溯到十多年前父親給她買的一張CD,古琴演奏家趙曉霞優美的琴聲立刻攫住了她的心。「我會反復聽那張CD,因為古琴的韻律能讓我很快靜下心來。當時我就希望能學會這門樂器。」莫瓅說。
    多元化的課程設置和開放的校園環境吸引莫瓅來到中國讀大學,學校開設的古琴選修課給了她系統學習古琴的機會。「信息時代很多年輕人都很急躁,我剛上手的時候也這樣,但經過練習,現在我彈琴時能靜下心來思考,這對我的生活幫助很大。」她說。
    與姐姐不同,弟弟莫庚更鐘愛二胡。「以前覺得二胡很老調,熟悉後才發現二胡其實可以很喜慶。」他說,初中在馬來西亞的華校參加了華樂團,由此結緣了二胡。現在在中國讀高三的他,繁忙的學業之餘也會抽時間拉奏。「初學時遇到了各種困難,一度想放棄,慶倖自己堅持了下來。」
    同樣喜愛中國民樂的還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德籍教師馬琳,她接觸古琴的初衷是想提高中文水平。「我覺得語言要運用起來,所以我一直想用中文做些事情。我上班路上經常能路過一家古琴學校,覺得琴聲很好聽,就決定學習這種樂器。」她說。
    學會一門樂器的演奏並非易事。「我每天練習30分鐘,彈完以後總感覺手疼。」馬琳給記者看她手指上練琴留下的疤痕。但也是通過古琴,她在異鄉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琴友,於是堅持了下來。
    中國文化魅力
    「嘗嘗看這是什么茶?」青年古琴演奏家、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古琴教師陳璨邊給馬琳倒茶邊問。
    端起杯子看了看,輕輕呷上一口,馬琳回答道:「應該是白茶裡的白牡丹吧。」陳老師讚許地點了點頭,馬琳頗為得意地說:「我現在通過觀察茶葉就大致能分辨出茶的品種。」
    品茶,是馬琳通過學習古琴發現的又一個興趣。「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連通性,了解民樂以後,我對中國的文學、書法和茶藝都產生了興趣。」馬琳說。
    「古琴的曲子不僅僅是音樂,更是一扇窗,使人能瞥見窗內的中國歷史文化。」莫瓅說,古琴的減字譜只有指法,上面沒有標記節拍和旋律,要想彈好一首曲子,必須對曲子背後的故事有一定了解。「比如學習《鳳求凰》之前,我先要了解它講的是兩千多年前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而彈琴的過程則把我帶入了這段故事當中,對作者的心境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學習古琴讓她對中國歷史、書法、茶藝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帶動家人一起練習書法。
    「對馬來西亞其他族群來說,中國民樂是陌生的,他們很是好奇。」莫庚說,他曾在其他族群的朋友們面前演奏過古琴和二胡,儘管不清楚他們能否聽懂其中的韻味,但從他們的反應看,他們很喜歡。
    民樂走向世界
    走進陳璨古琴工作室,茶香撲鼻、琴音繞梁,陳璨在這裡為來華留學生及外國友人教授古琴。
    「傳授古琴文化就是在傳播中國文化,讓世界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不少外國友人通過學習古琴,愛上了中國文化。」陳璨說,「這也增強了我的文化自信,進一步堅定了向世界傳播中國民樂及中國文化的信心。」
    不同文明的交流並非一帆風順,陳璨在教授外國人古琴時發現,一些學員對中國文化不了解,語言障礙也使得他們很難理解古琴演奏的術語。
    為了克服這些困難,陳璨在教授古琴時,也向學員們普及中國的歷史文化,幫助他們更好理解中國民樂所蘊含的歷史韻味和深刻的文化內涵。令她倍感欣慰的是,如今她親手指導的學員已在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國教授古琴及其他民樂,從中國民樂的學習者變成了傳播者。
    中國民樂「走出去」的腳步從未停歇。頂尖水平的中央民族樂團近5年在美國、德國、意大利、斐濟等國舉辦音樂會,《二泉映月》《百鳥朝鳳》等經典曲目贏得滿堂喝彩。
    2017年,中央音樂學院還與美國巴德音樂學院在美國聯合創立中國民族器樂表演專業學位,這是在國外高等院校創建的第一個中國民族器樂表演專業的學位項目,成為中國民樂「走出去」的重要一步。
    對外傳播中國民樂除了可以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文化,也會讓世界音樂更加豐富多彩。「我接觸過一些用二胡演奏的其他國家的音樂,比如馬來西亞傳統歌曲和意大利民謠等。」莫庚說。
    「音樂無國界,對外傳播有助於中國民樂融入世界音樂大家庭,為全球範圍的音樂家、藝術家、作曲家等提供豐富的創作素材。」陳璨說,「同時,在中西音樂交流互動的過程中,中國民樂可以吸收西方音樂的優點,促進中國民樂更好地發。」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