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0年11月20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產業園吉他生意全球火爆
曼妙吉他聲令企業煥發生機

    【中新社貴州正安11月18日電】(作者 周燕玲)42歲的鄭明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讓深居中國西部山區的吉他生意猶如過山車一樣,從“訂單荒”逆轉為“訂單潮”,海外“宅經濟”的火爆讓吉他的全球生意越做越大。 
    鄭明的公司位於貴州正安國際吉他產業園,走進園區,激光開料、合桶、裁邊、打磨……生產流水線上機聲轟鳴,幾乎每家吉他企業都在趕製海外訂單,幾十輛大貨車每天停在園區等待裝車發貨。 
    “目前訂單已排到2021年3月份,工廠每天都在加班加點趕製吉他。”鄭明說,為了讓海外客戶能早日拿到吉他,3個月前公司訂單由海運改為陸運,搭乘中歐班列(成都)發往世界各地。 
    採訪間隙,鄭明掰著手指頭細數了一下客戶源,有美國、巴西、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隨後他幽默地說,“也許很多人從海外買來的一把名牌吉他,它的原產地就在我們園區,從木料打磨到最終調音都出自農民之手。”
    農民與吉他,兩者為何會在大山中“相會”?作為勞務輸出大縣,正安常年有上萬人在沿海地區從事吉他製造業,其中不少人還是公司老闆。
    2013年,昔日的貧困縣正安通過招商引資和政策扶持,吸引本土企業家返鄉創業發展吉他產業,截至目前已有吉他生產及配套企業89家,年產吉他600多萬把,全球銷售的吉他中近一半產自這裡,芬達、依班娜等世界頂級吉他品牌也從這裡走出大山。這個藏在大山深處的吉他“世界工廠”也被稱作吉他界的“富士康”。
    作為土生土長的正安人,鄭明2017年把自己的生產線從沿海搬回家鄉,並聘用了當地120余名農民製作吉他,“雖然不懂音樂,但並不妨礙我們製作西洋樂器做跨國生意。”
    吉他是當地脫貧致富的一把“利器”,讓常年在外的務工人員和當地農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羅先均就是其中一人,“每個月有四五千元(人民幣,下同)的收入,一人進廠全家脫貧。”
    工作日期間,羅先均先把2個孩子送到家對面的學校,再騎10分鐘的車到吉他工廠上班。在正安,像羅先均這樣因吉他改變生活的人還有很多,目前吉他產業已帶動就業1.4萬人,產值超60億元。
    “從單一的生產吉他發展到現在的銷售、物流、培訓、箱包等,基本形成了閉合的產業鏈。”作為最早返鄉創業的“試水者”,鄭傳玖沒想到吉他產業能在正安落地生根,更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讓吉他的海外訂單不減反增。如今,深居大山裡的正安,正靠著一把把吉他做著全球生意,並成功實現了貧困縣的“逆襲”。此外,落地生根的不少吉他企業還在積極轉型,漸別“作嫁衣”,自主創品牌,在曼妙的吉他聲中煥發生機。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