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9月26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女媧是華夏兒女的「夢中女神」
    【中新社蘭州9月6日電】(中新社記者 丁思)女神崇拜,是世界各古老民族共有的一種文化現象。西方有雅典娜、維納斯、赫拉等眾多女神;華夏神譜中,有女媧、西王母、嫦娥、媽祖等女神,發軔於西北的女媧是中華民族公認的“東方女神”,有著“華夏聖母”之稱。
    女媧,何以成為華夏兒女的“夢中女神”?從東西方創世神話中的女神形象,何以窺見中西方文化異同?如今,“女神文化”再度復興,對於探尋華夏文明的根脈,有何啟示和借鑒?天水師範學院伏羲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霍志軍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作出深度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女媧是中國神話體系中的始祖母,被認為是萬能的“華夏女神”,女媧神話具體有哪些內涵?
    霍志軍:神話是人類遠古社會的傳說,是中華民族幼兒時期的智慧,它保持著純真、質樸的特點,是中國文學的母題之一。遠古女媧神話傳說,並非先民心血來潮的憑空捏造,其來源總是以現實生活、生產勞動中的人和事作為原型。
    女媧神話千百年來積澱了豐厚的社會文化內涵,流傳最廣的莫過於“摶土造人”“煉石補天”的神話,解惑“人是從哪兒來”;以及伏羲女媧兄妹成婚、繁衍人類,製作笙簧,制定婚姻制度等傳說,並以口頭傳說的形式延續下來。
    女媧是“摶土造人”的創世神。原始生存環境的惡劣和人類生產力的限制,導致原始先民的壽命非常短促,繁衍勞動力、傳承後代便成為頭等大事。摶土造人表達了當時人們對生殖能力的想象和崇拜,也寄託古人對於生育能力的想象與祈求。
    女媧是“煉石補天”的英雄女神,充當了人和神之間的中介。在聯結現實世界和神秘世界的方式上,原始人們賦予女媧這樣一個英雄以神的形象,是生產勞動與原始宗教、靈石信仰和祖先崇拜的產物。
    女媧還製造笙簧、瑟、塤等樂器,被人們奉為“音樂女神”;她建立婚姻制度,使人類兩性相悅,相互婚配,繁衍後代,被譽為華夏民族的“婚姻女神”;女媧還創製禮儀文明,被尊為“禮儀之神”;她還是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因此,女媧可謂是中華民族的“萬能女神”,是中華各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是中華民族的母親。
    中新社記者:中國傳統文化女性神明中,為何女媧是華夏兒女心目中的“夢中女神”,其強大的生命力體現在哪裡?
    霍志軍:人類社會由母系氏族開端,人們對祖先的崇拜是從女神開始的。“神”並非我們所講的天上神仙一樣,這其實就是古人的夢,夢是古人的理想和追求,正如女神形象,她寄託了中華民族最美好、最純潔的情感,我們常說的“夢中女神”由此而來。
    中國神話中也有很多女性形象,諸如西王母、嫦娥、麻姑、織女、媽祖等,女媧是華夏民族的始祖母神,是創世母神、救世神,寄託中華民族慎終追遠、從心靈深處對偉大母親的禮讚,這是其他女神所無法替代的。
    在中華大地,女媧神話之分佈可能是最廣的,從東北平原到雲貴高原,從西北邊塞到東南沿海的絕大多數地區都有流傳。尤其是在黃河流域,女媧神話的出現尤為密切、頻繁,自古而今是女媧信仰的中心地帶。這都充分說明女媧神話原型生命力之強大。
    甘肅天水市秦安縣隴城鎮是傳說中女媧崇拜的發源地,素有“媧皇故里”之稱。建於漢代的隴城女媧祠、遠古女媧洞遺址、女媧出生的風溝、生活的風台、葬地風塋等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代代相傳的女媧聖跡。
    女媧崇拜在這裡流傳了兩千多年,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當地舉行隆重的媧皇祭祀活動,從早到晚,人們用各種方式盡情抒發對這位始祖母的由衷懷念。
    中新社記者:女媧與西方諸多女神相比較,有何異同?這對於揭示中華文明起源有何啟示和借鑒意義?
    霍志軍:世界各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創世神話,遠古創世神話的出現標誌著人類超越了混沌的自然存在,對世界萬物和人類自身的存在開始自覺地思考和追問。女媧是華夏民族共同的初母,在後世的流傳過程中,女媧的初母形象已被中華大地上生息繁衍的大多數民族所認同。
    女媧神話刻畫了一個戰天斗地、敢為人先的創世英雄,更體現了女媧作為母親的無私奉獻,採用多種方法挽救眾生、造福全人類,以及犧牲自我、護佑大地蒼生的神靈形象,影響著中華民族以集體為主的價值觀念,這也是華夏文明所推崇的集體主義精神的根源。女媧神話還折射出中華民族寶貴的創世、創業、創新精神,這也是女媧神話故事能够流傳於世、綿延不絕的重要因素。
    西方女神中,智慧女神和戰爭女神雅典娜、婚姻與生育女神赫拉、愛神阿佛洛狄忒等,她們個性鮮明、各自不同,有著不同的性格和處世風格,這與西方崇尚自由、個人主義的思想價值相對應。中國傳統神話宣揚的主流價值在於濃郁的憂患意識和厚生愛民意識,集體的利益是最高利益。在中國神話中,神是具有超乎於常人的能力,且是無私的、完美的。
    經過民間信仰、鄉土文化、民間習俗不斷傳播演說形成的女媧文化源遠流長,折射出中華文明不斷演進、波瀾起伏的歷史進程,折射出中華民眾各個部落由分散到聚集,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過程。從源遠流長的神話傳說中,人們可以看到中華文明傳承發展、波瀾壯闊的發展脈絡。
    女媧神話傳說為探索華夏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證據和載體,豐富了華夏文明起源的內涵,充實了華夏文明起源的內容。女媧所代表的敢為人先、無私奉獻、不屈不撓、戰天斗地的奮鬥精神,以及創世造世的開拓精神,最終贏得自我勝利的過程,這些都是有別於西方創世神話的重要根源,這也成為影響東西方文化在民族精神、社會追求上的異同。
    中新社記者:曾經備受敬仰的大地母親女媧,緣何逐漸淡出歷史長河?如今,“女神文化”再度復興,以女媧文化為紐帶,如何促進中華文化創新發展?
    霍志軍:在傳說中,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是從女神開始的。
   女媧代表的是母系社會,伏羲代表的是父系社會,女媧神話是遠早於伏羲時代的。從流傳下來的“女媧造人化萬物”,逐漸演變為“伏羲女媧共同造人,繁衍人類”,這也標誌著中華  民族從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不斷過渡的過程。
    女人的社會地位下降,男人在社會生產生活中佔據更多話語權,社會也就將更多的發明創造和貢獻賦予了伏羲,女媧擁有的話語權越來越少,讓女神從開闢宇宙、創造生命的主角逐漸變為伏羲的配角。神聖世界中女神形象地位的變化,也是世俗界女性現實地位的折射,傳說中的“女神時代”已遠去。
    如今,“女神”是對優秀女性的統稱,肯定女性的價值存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女神文化”再度復興,有著女媧文化回流的現象。這也反映出現實社會中女性社會地位的轉變,而女性地位高低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標桿之一。
    文化是需要不斷建設的。我們要選擇女媧文化內涵中有益於新時代社會發展的因素,並對女媧文化進行新的挖掘改造和闡釋,使得這些精神因素能够與今天的社會相融合,為當下文化建設、探尋華夏文明根脈提供借鑒和指導。
    我們要大力弘揚女媧文化中創業、創新、創世、創史的開拓精神,找尋適合今天社會文化發展的有益部分,激發中華民族親情和追求團結、和諧的民族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宏闊的歷史視野、博大的文化胸襟、強烈的現代意識推進女媧文化研究,為當代社會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發揮重要作用。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