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聞
電影人談中國功夫電影
「押寶」青年一代籲 關注中國文化
【中新社山西大同10月16日電】(楊佩佩)“疫情前,電影頻道每年都會去三個非洲國家的電視台舉辦中國電影展播周,每次都會帶著成龍的電影。”在山西大同舉辦的第六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上,中國電影頻道節目中心節目部主任董瑞峰說,無論在與中國相隔多遠的國家,觀眾(對成龍功夫電影)的那種瘋狂“無法想象”。
功夫電影作為華語電影的獨特類型,是中國文化輸出的一張重要名片。多位電影人在第六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上共論中國功夫電影,他們願將功夫電影新的發展之路“押寶”青年一代,並呼籲關注中國文化。
董瑞峰介紹,在海外成功的功夫電影中,很多呈現的是海外觀眾想象中的武林世界,但成龍的電影仍然是最受歡迎。由成龍于2015年發起的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一直以來堅持以武會友、以文化人,有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體現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提昇中國動作電影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導演尹力看來,中國動作電影把中國人的傳統、善良、勤勞、隱忍和“該出手時就出手”的精神傳達給世界。“技術給該片種帶來更多可能性。如何把這種內核繼續傳達給觀眾,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要義。”
中國導演黃建新則以《長津湖》為例,提到徐克和林超賢兩位來自中國香港的導演,用動作片的經驗在戰爭電影中完成角色塑造。他表示,中國動作電影的路子越來越廣,越來越好,這離不開成龍多年來的推廣。
“成龍電影是‘泛動作片’,是從戲曲等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汲取的養分。”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影集團國家一級導演胡玫坦言,自己拍攝的《進京城》就是一部演化的成龍動作電影。
她呼籲,青年一代要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功夫電影的英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