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10月07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港覓地建屋「北走」求突破

    【香港中通社10月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王姝)“讓市民安居,是我的房屋政策首要目標。”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日發表的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決心確保持續土地供應,滿足房屋需求。縱觀施政報告,重點著墨土地房屋政策,藉發展創科的“東風”,以“向北走”的發展模式,為覓地建屋尋求突破。
  發展“向北走” 興建全新都會區
  今年施政報告的“重頭戲”是建設面積約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包括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涵蓋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及其相鄰鄉郊地區。整合已規劃及額外開拓的用地,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合共可提供92.6萬個住宅單位,容納約250萬人居住。
  “解決香港房屋問題,‘向北走’已是無可避免。”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柯創盛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土地緊張的香港已少有大規模的市鎮發展,施政報告對新界北做出戰略性規劃,不僅找到可發展土地,更有助融入大灣區發展,值得肯定與支持。
  北部發展新思維 助港人融入灣區
  發展北部不僅為住房帶來希望,林鄭月娥表示,北部都會區將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與支撐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維港都會區互補。北部都會區重點發展創科,將提供65萬個職位,包括15萬個創科產業相關職位,吸引人才落戶。
  “以往香港的建設重點在九龍和港島,今年的施政報告在土地政策上往北部發展,是一個新的思維。”華興證券(香港)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分析,北部發展比起填海成本更低,也能避免填海引發的環保問題等爭議,發展周期更快更穩妥,同時也呼應了香港融入大灣區的宏觀施政框架。
  政策拆牆鬆綁 釋放潛力土地
  除了發展北部都會區,施政報告亦提出同步推進多個新界新發展區項目以及東涌東填海工程。政府早前大刀闊斧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已收回90公頃新界土地作發展,預計未來幾年收回的土地將高達700公頃。
  本次施政報告就釋放新界“祖堂地”提出明確指引,政府考慮修訂《新界條例》,民政事務局局長將與新界鄉議局成立工作小組,一年內完成放寬發展“祖堂地”的具體建議。
  籌謀未來十年 提升房屋供應
  為滿足房屋及可供發展土地的需求,施政報告提到,政府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可在未來十年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私營房屋方面,政府爭取未來十年準備約170公頃土地,為市場提供可建約10萬個私營房屋單位的用地。
  至於未來十年的建屋量出現“頭輕尾重”的現象,30多萬個單位僅有三分一在首五年落成,房委會將廣泛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和其他嶄新建築科技,加快單位落成。
  研分拆運房局 專責房屋問題
  本次施政報告首次提出分拆運輸及房屋局,研究分拆後的房屋局和負責土地發展和工務的發展局有否理順的空間,以加快房屋用地供應。為有效落實大型區域發展策略,林鄭月娥透露,擬研下一屆政府設立副司長職位,負責領導包括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願景等區域發展。
  從興建房屋到釋放土地,再到決策局改組,柯創盛認為,政府有決心解決土地房屋問題,但規劃“數以十年計”,難免出現動力不足,建議將建屋進度與“3年上樓”的目標掛鉤,切實縮短公屋輪候時間。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