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更多以工代賬職位 增值電子消費優惠
工聯促再推經援就業措施


【特訊】工聯總會將約見行政長官,促請政府針對疫情下停工停業情況,推出更多經濟援助措施,建議增值八千元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紓民困,同時完善現行就業配對機制,創設更多以工代賑的就業職位和設立疫情停工停業支援機制,減輕市民及中小企的經濟壓力。
上月底本澳出現多宗新冠肺炎輸入關聯個案,本澳防疫及出入境措施進一步收緊,有服務業界指出,過去多次因為疫情停業,勞工局推出的帶津培訓計劃亦因疫情暫停,對報讀課程的人士和導師都有一定影響,但政府就沒有任何跟進措施。
工聯總會副理事、立法議員李靜儀表示,政府收緊防疫和出入境措施,中小企及僱員在經濟上均受到極大影響,工聯總會將約見行政長官,促請政府加快落實更多實質措施緩解市民壓力,包括增加以工代賑職位,落實優先聘用本地人,增推八千元電子消費優惠計劃,以及建立停業支援機制,創設更多以工代賑的就業職位和設立疫情停工停業支援機制等。
李靜儀稱,學員讀完培訓班後,但需要有實踐計劃讓學員入場,現時學員遇到的情況是勞工局就業轉介,安排學員見工,企業都要請合格僱員,因此認為有關人士的技能未達要求,所以不被聘用,這是學員入職上遇到很大困難,建議政府能否資助這個僱員以工代賑的形式入職,即使有關學員技能未是最達標,但可否讓學員邊學邊做從而掌握技能及經驗。
李靜儀又提到經紅黃碼區以及確診患者有共同軌跡人士合共超過一千人,因為防疫措施無法上班,希望政為有關人士提供支援工聯副理事長、議員梁孫旭表示,過去兩年持續收到僱員求助,一些長期失業者心態已是「不求好工,但求有工開」,建議政府創設更多「以工代賑」職位,例如不少失業者反映,檢查健康碼和登記接待等防疫工作都能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