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05月3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一起唱「王的詞」重現劇作家王仁傑華章
    【中新社泉州5月29日電】(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蚓者已歸土裡眠,千秋一案留君說。”這是中國知名古典劇作家王仁傑戲本《陳仲子》裡的唱詞。在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團長曾靜萍眼中,王仁傑正是象徵“貞廉”的蚯蚓。
    5月29日,是王仁傑辭世一周年紀念日,他工作了大半輩子的梨園戲古典劇場,將上演《陳仲子》作為紀念。28日晚間,則由整個梨園戲劇團全員上場,吟誦念唱《王的詞》,重現“王先”(閩南語,意為“王先生”)的經典華章。
    “角枕淚痕濕,五更鐘鼓獨自傷。一語何曾到冥鄉,祗落得薄淚萋萋芳草。”這是王仁傑最經典的劇目《董生與李氏》,一出“巫山雲散”,曾靜萍唱來愁腸百結,幾欲哽噎。
在大陸,有八百年歷史的梨園戲僅存泉州這個劇團,號稱“一人一團撐起一個劇種”。
   王仁傑憂心忡忡,他主張“返本開新”,回到戲曲源頭尋找生命力,又注入時代革新的思想,吸引當代年輕觀眾。他曾坦承:“大家都在革新,而我是叛逆,就是要追求傳統,追求戲曲最本體的東西。”
    在曾靜萍看來,王仁傑淡化戲劇衝突、研磨人物內心,是為“返本”;賦予女性獨立人格,塑造古典主義的知識分子形象,“講人,講義,講愛”,是為“開新”,這令梨園戲歷久彌新,“老樹著花無醜枝”。
    劇團曾從中國香港、新加坡請回梨園老人傳授古本。一出《呂蒙正》裡的摺子戲《煮粥》,搶救性地讓每個年輕旦角都把戲中如何淘米、生火學下來。
    當曾靜萍不拘於傳統戲曲最講究的程式,自由開創性演繹角色,王仁傑亦給予“最大支持和信任”。前幾年復排《御碑亭》,王仁傑鼓勵她不必向別的劇種“借導演”,自己上陣導演。
    曾靜萍沒底,說:“我是梨園戲的叛逆者。”
    王仁傑說:“你最懂梨園。”
    數十年持續努力,如今,梨園戲煥發新彩。有法國、韓國、日本翻譯演出梨園戲的創新劇目。劇團曾獲法國演出商青睞,受邀世界巡演。
    在台灣和東南亞地區等梨園戲流行地區,曾靜萍以《節婦吟》《董生與李氏》裡的精湛表演,被奉為“梨園天后”。她在台上顧盼自得、流蕩心緒,完全演活了王仁傑筆下大時代下的小女子,亦憑此兩度摘取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
    然而,在當夜的演出中,天后的光芒隱斂,一張張年輕面孔均成A角。他們含著眼淚,卻並不放大張揚,一一演繹《節婦吟》的幽沉,《蔡文姬》的心慟,《朱弁》《雪花公主》的蒼勁,《陳仲子》的深沉……
   入行30餘年的張純吉尤記得,他曾被王仁傑怒斥兩次。一回是有親戚朋友來看,他用力過猛,被批評“太張揚外放”;一回是他負責接待專家,卻回答不出王仁傑最關注的“專家對幾處改編怎麼看”,“被批心思不在戲上”。
   “再也不敢。”張純吉說,“即使喉頭哽住,也不能太外放。”
    在上海戲迷海清哥看來,這群演員最得真傳的在於“認真”。
   他瞭解到,為了不讓空調噪音破壞氣場,當晚的空調開關了8次:每當鼓樂大作,空調打開;獨唱開始,空調關停。
    追劇十年,海清哥曾見梨園戲劇團在上海演出時,連夜將一個沒有坡度的劇場改建成“後排也可以看到演員鞋子”;在南京演出,劇場隔壁是個電影院,他們把整場電影包場了下來,“你別放就是”。
    “這是王先所說的‘一粒米位’(閩南語,指任何米粒大的細節,都需嚴謹到位)精神。”演員林小偉說。
    劇院內,王仁傑常坐的3排28號位,再無斯人身影。開場伊始,鼓樂未動,曾靜萍為這個位置換上嶄新椅套。
    燈光驟滅,祗餘滿室燭光躍動。一眾梨園弟子們齊聲誦起:“薪火當傳承,有勞汝一身。開新賴創意,返本求純真。”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曾靜萍說。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