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9年04月04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中國借助無人機技術
 保護麥積山石窟文物
 
  【新華社蘭州3月25日電】(記者張玉潔、侯韶婧、趙宇鵬)如何高效監測保護林海之中、孤峰之上的文物?在世界文化遺產點麥積山石窟,保護人員借助無人機完成這一工作。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這座古代絲綢之路上的石窟,開鑿在一座高140多米、形似麥垛的兀立孤峰上。登高遠望,四週林海莽莽。221個洞窟用淩空飛架的棧道串起,洞窟最高處離地面有80多米。獨特的地理環境,讓麥積山石窟跨過1600多年的歷史長河卻仍較好地保留下來。但在當下精細的保護要求下,此處地形之險無疑加大了監測難度。
  2018年,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有了監測的「翅膀」,開始用無人機對遺產區和緩衝區進行持續監測。
  「與人工監測相比,無人機視野大、位置高。許多肉眼監測盲區現在都能一覽無餘了。」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監測中心負責人胡軍艦說,這是對石窟監測預警系統的有力補充。
  過去搶救性保護是文物保護的主要方式,而今預防性保護髮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石窟監測預警系統體現的就是「防患於未然」。
  胡軍艦說,在無人機的幫助下,保護人員能夠更加高效準確地了解地形地貌變化、周圍村莊建築等大環境動態,及時遏止對石窟產生不良影響的活動。除了大環境監測外,石窟監測預警系統還包括微環境監測、崖體監測、人流量監測等。無人機還能為險情調查提供幫助。2018年夏季,麥積山遭遇持續強降雨。通過無人機監測,保護人員發現山頂出現山體滑坡。
  「如按以往手段,很難了解到這一險情。無人機發現這一險情後,我們前往山頂進一步評估分析,發現此處暫未對石窟文物和遊客造成威脅。」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保護研究室副主任徐博凱說,該所計劃在未來一兩年內治理滑坡,並恢復滑坡區域的植被。
  中國多地已將無人機引入文物保護。如中國最早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長城,分佈在10餘個省區市,不少地方人跡罕至。僅靠人力看守,保護效果有限。目前,陜西、山西等省份利用無人機監測長城變化,並定期對比分析特定區域。在文物大省河南,政府決定在今後3年租用無人機,對全省35處重要文物資源每月進行兩次飛行巡護。
  中國文物資源豐富,不可移動文物達76萬處,文物藏品超過4138萬件/套。加強文物保護領域的科技水平已成為政府的目標。
  《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稱,要加強文物科技創新。到2020年,文物保護的科技含量和裝備水平進一步提高,文物展示利用手段和形式實現突破。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