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9年03月29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紓緩交通須控車 增養車成本
    澳門彈丸之地,車輛數目眾多,塞車問題日益嚴重,故此近年特區政府開始採取寓禁於徵的措施去遏止車輛數量的增加,但卻惹來批評不絕。在公交服務不達標的情況下,一味向駕駛者「開刀」,引起怨聲載道也可以預料。但是,為了減低市民購車或駕車意欲,以紓緩塞車問題,不增加養車成本,還有其他更理想的辦法嗎?老實說,澳門面積就是這麼大,車輛數量絕不能一味增加,所以控車是當局迫在眉睫的問題。只有三十平方公里的澳門,車輛絕對不是必需品,若然覺得養車成本昂貴難以負擔,大可以選擇放棄駕車,這樣小城才有望緩解交通擁擠的問題。若然覺得調升養車成本也沒問題,當然可以選擇繼續駕車。但作為駕駛者亦要明白,本澳土地寸金尺土,也不能一味要求政府興建停車場或增加泊位,增加養車成本也是合情合理,否則就是對行人和非駕駛者不公!
    調升牛肉乾 民怨促擱置
    本澳面積狹小,路窄車多,城市道路總長度約四百公里,卻要應對約二十四萬輛汽車、六十多萬居民及每年逾三千萬的旅客,道路壓力早已不勝負荷。要改善小城交通堵塞情況,較有效的方法就是果斷壓縮非公交車輛。要控車,增加養車成本必定是措施之一。去年六月初,交通事務局預告將就修訂《道路交通法》及其補充法規諮詢公眾,其中建議全面提升「牛肉乾」等行政違法罰款金額,旋即引發社會熱議。儘管期間相關官員多番解畫,但民怨仍然沸騰。結果不足一周,交通事務局決定擱置諮詢。近月交通事務局重新整理修訂《道路交通法》諮詢文本,再向市民作出諮詢,但社會最關注的違法泊車罰款額,當局沒有任何建議性方向,只強調希望透過諮詢,進一步聽取社會意見。
    交通困局 罪魁禍首車多
    澳門這個方寸之地,被稱為「澳門街」,就是因為地域狹小,街道密佈。徒步就幾乎可到達澳門半島任何地方,從中區走到北區也不用半小時,故此車輛絕對不是必需品。然而,本澳有約二十四萬輛汽車,即平均每二點六人就擁有一輛汽車,比例遠高於鄰近地區。地小車多,交通擁擠必定嚴重,在上下班高峰時段,一路塞、處處塞的情況司空見慣。現時本澳路面壓力極大,除導致塞車外,亦影響行人安全。路太少而車太多,是本澳交通困局的元兇,所以車輛數量不僅不可無止境上升,更應適當減少,而近年特區政府亦把控車列為施政重點之一。年前當局就決定大幅增加車輛牌照收費、驗車費、考車費、因違例被鎖轆的開鎖費等,惹來駕車人士非常不滿,當時更有團體發起遞信、遊行,要求政府撤回加價的決定。
    養車成本低 至惡性循環
    老實說,除了加人工大受歡迎外,加任何費用都例必會惹來不滿。但澳門這個立錐之地,車滿為患,市民出行叫苦連天。面對這個百節糾纏的交通擁擠困局,控車是必須的。但推動控車工作知易行難,談到加價社會更是群起反對,惹來民怨四起。不少駕駛者認為,現時泊車設施不足,政府不可輕易談加價。談錢總是傷感情,父子如是,夫妻如是,政府市民也是一樣。加價,當然沒有會喜歡,尤其是對於駕駛者來說,養車成本越低越好。故此,當政府有意提升「牛肉乾」罰金,有車一族不理三七二十一就反對,批評當局公交服務一團糟,卻增加養車成本,認為政府沒有考慮市民的感受。近年本澳公交服務未盡如人意,加上市民收入上升,而養車成本偏低,不少市民選擇購車代步,以致車輛數量節節上升。公交服務一塌糊塗、市民迫於無奈購車代步、塞車問題更趨惡化、又導致巴士更加不準點,服務難以改善,這可算是一個惡性循環。
    寓禁於徵 要控車較有效
    一個只有三十平方公里的小城,卻要應對二十四萬架車輛,路面交通確實超負荷。但對於控車工作,政府卻一直心慈手軟,直至前年初,當局才狠下心來調升車輛牌照收費、驗車費、考車費、因違例被鎖轆的開鎖費等。要保持道路暢通,就必定要用成本來限制車輛的數目。當養車開支增加,市民才會有放棄買車或駕車的念頭,交通困局才有望解開。寓禁於徵未必要萬能,但一定是較有效的方法。若然有一種資源,只要付出很少金錢就可以使用,那麼人人都想佔有,最終這種資源就會枯竭、耗散。其實道路資源也是一樣,如果養車成本偏低,人人就會爭相以車代步,畢竟駕駛私家車是點對點,途中不用上落客,怎樣說也比乘公交舒適。只要花一點金錢就可買一個方便,結果車輛數量急升,道路大塞特塞。故此,必定要讓市民明白,造成交通擁擠的「元兇」,並非巴士或「發財車」過多,而是載客量很少的私家車佔據了大部分的路面。而道路資源是很珍貴,應該要公平合理使用。駕駛者亦要遵守用者自付的原則,佔據較多路面資源,就應多付費用,否則就是對非駕駛者不公。
    增養車成本 最有效公平
    或許很多人覺得,泊車位僧多粥少,調升罰金也無補於事,就算政府調升「牛肉乾」罰款,亦應先增加泊位,這樣說看似有點道理。但問題是現在政府要控車,如果政府增加更多泊位、興建更多停車場,豈不是鼓勵更多市民駕車,導致塞車情況更趨惡化?而且本澳土地資源彌足珍貴,增加大量泊車位,對行人或非駕駛者也是不公平。要改善交通擁擠問題,並非擴闊馬路或增加泊位,而是撤底改變市民以私家車作為交通工具的習慣,而要市民放棄駕車,唯有從增加養車成本入手。以價制量,始終是最有效和最公平。在澳門這個蕞爾小城,大部分市民只是覺得自己需要駕車而不是真正需要駕車。而增加養車成本,才可知道誰才是真正需要駕車。價格,篩選的並非貧富,而是需求。
    政府軟弱 必須擇善固執
在本澳,道路不敷應用是不爭的事實,當局調升養車成本,以遏止買車或駕車需求,社會應該要理解,不要為了自身利益而反對。而且要強調的是,澳門不是幅員廣闊的歐美國家,人煙稀少,方圓幾公里都沒有一間商店,必須要以車代步。在本澳,徒步就幾乎可到達澳門半島任何地方,故車輛絕對不是必需品。如果是市民賴以生存的東西大幅加價,如電費、水費等,那麼就一定要反對,相反,非必需品大幅加價,只是遏制需求。其實,對於控車,政府並非束手無策,只是畏首畏尾。一個有為政府,應該是敢於擇善固執,否則接二連三「擱置」、「跪低」,不僅浪費人力物力,更會損害政府威信!
                     *雲迪*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