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6年08月1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國產航母比遼寧艦具三大進步
具更大機庫容量 機電系統適配更好 信息電子系統有最新發展
    【香港中通社8月10日電】日前一張中國國產航母的“衛星諜照”在網上流傳,引得外媒爭相報道。對此,中國軍事專家猜想,這艘航母滑躍飛行甲板上翹12度,可縮短艦載機起飛距離,且將選取成熟理念技術,暫不採用核動力。較之遼寧號,新航母將有更大的機庫容量,機電系統適配性更好,信息電子系統也將有最新發展。
    科技日報10日報道,針對艦艏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上翹12度的滑躍飛行甲板,中國海軍軍事專家李傑指出,這對國產航母來說具有非常大的意義,因為它可以大大縮短艦載機的滑跑距離,可以騰出更多空間來裝載航空燃料、彈藥和零備件。
    李傑表示,“要建造核動力航母需要方方面面成熟的技術”,由於這是中國的首艘國產航母,在建造過程中或趨向穩妥,或會使用成熟的設計和理念。而中國的艦船用核動力相對美俄來說較落後,雙艦島設計、電磁彈射器、全電力推進等當今航母設計的先進技術理念或不會運用在這艘航母上。不過航母的艦載武器和電子設備方面,很可能使用最先進的系統。
    李傑認為,第一艘國產航母的艦島應會有不小的變化,採用隱形化設計、調整電子設備布局、提高空間利用率已是大勢所趨。相較於現役的遼寧艦,這艘航母形成戰鬥力的周期會更短。
    中國科技網10日報道,這艘新航母被稱為001A型航母,標準排水量為5.5萬噸,滿載排水量在6.7萬噸左右,與遼寧號差異不大。兩者最大區別是定位屬性的不同,遼寧號主要擔任科研和訓練任務,新航母則主要為執行新的作戰任務服務。
    中國海軍作戰與裝備專家王雲飛認為,與遼寧艦相比,新航母將有更大的機庫容量,機電系統適配性要更好,信息電子系統也會有最新發展, 包括航管系統、戰場感知系統等方面。
    科技日報及中時電子報報道,王雲飛指出,從世界範圍來看,航母的建造需6年以上的周期,1年時間內完成主要艦體建造,這在世界上沒有先例,充分展示了中國造船技術的巨大進步。下一步在電磁彈射、燃氣動力或核動力、新型作戰飛機、固定翼預警機等方面,都是值得期待的。李傑則認為,由於採用了模塊化分段建造再整體拼裝的新技術,新航母的建造周期已大為縮短,按正常時間表推算,大約2017年前後可以下水,2018年左右就能交付解放軍海軍,中國將首度迎來“雙航母時代”。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