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6月07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王傑談屈原精神的核心內涵
    【中新社北京6月3日電】(作者 王傑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仲夏時節,粽葉飄香,五月初五,又至端午。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屈原是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中國的詩魂、國魂、民族魂。1953年,屈原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世界上鮮有一位詩人擁有如此隆重的節日,歷經2000多年還能受到海內外如此隆重的祭奠,也鮮有一位詩人形成了對後世影響如此深遠的精神與文化,滋養著一代代華夏兒女,激勵著一批批仁人志士。正因此,端午節這一延續了幾千年的中華傳統節日,包含了極為深刻的中國文明原理與智慧。端午之際,從屈原精神的核心內涵中獲取滋養十分必要。
 
    屈原的美政思想
 
    屈原作為楚國的左徒大臣,早年深受楚懷王信任,其治國理政方略提倡美政思想,這集中體現在其作品《離騷》中。
    一是仁政治國。屈原總結歷史興衰存亡經驗,提出了“善”與“義”的治國理念。《離騷》載:“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意思是說,回想過去,展望未來,總結成敗得失,體察民生之計,是重要的治國之道。“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意為政治上選拔賢能者擔任官吏,遵循法令的準則不能有偏差。“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國富強而法立兮,屬貞臣而日竢”說的是,把先代的業績昭示眾人,使法令準則嚴密無疑可存。國家富強而綱紀嚴密,政在賢者而天下太平。概括地說,就是在內政上主張舉賢任能,彰明法度。而這裡提到的“義”“善”均是美政的意義所現。
    二是重視民本。《尚書》中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本思想是中國三代以來,先賢們治國理政的共識。屈原也接受了這一先進思想,並將其作為自己美政思想的重要內容。“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這都體現了“民”在屈原心中的地位。
    屈原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是先進的,在世界史上也是先進的,但他強烈地把治國安邦之心系附在楚王身上,有悖于現實,最終被扼殺在搖籃裡。
 
    屈原的節操情懷
 
    美政思想是屈原在朝堂時的治國理念,節操精神是他一生思想的昇華與凝結。更重要的是,屈原經歷流放磨難後,對天下世事及自我認知有了更深刻的洞察與反思,這使他的精神世界走向了一個新高度。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屈原:“博聞強誌,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為楚國左徒重臣。他力圖變法圖強,推行美政,使楚國得以強大。當時秦欲兼併天下,屈原東使于齊尋求結盟。秦國擔心楚、齊結盟,於是就派遣張儀出使楚國,賄賂楚國上層那些奸吏,污衊陷害屈原。為了國家的命運,屈原至死不渝,堅定專一。
    屈原早年寫過一篇著名的《橘頌》,咏物以抒情,用擬人手法,塑造了橘樹堅守節操的美好形象。“後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橘樹的形象正是屈原的自我寫照和自我激勵,這是屈原精神的生發。
    與《離騷》中“雖體解吾猶未變”的精神一致,屈原還在一系列作品中尖銳批評了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敗,表達了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貞,表達了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的憂愁苦悶,更表達了自己的清白節操。
    《漁父》是體現屈原高尚節操與情懷的典型作品。漁父是一位避世隱身、釣魚江濱的隱士,他勸屈原與世俗同流,不必獨醒高舉,而詩人則強調“寧赴湘流,葬於江魚腹中”,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節操,通過問答的形式,表現了屈原與漁父兩種對立的人生態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其中“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的思想對後世有極大影響。
 
    屈原的愛國精神
 
    “愛國精神”是屈原精神的核心與根本。屈原在《九歌》中的一首《國殤》,就是頌悼當時為國捐軀戰士高尚志節、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的挽歌。屈原精神的實質是心憂家國、矢志不渝、情牽百姓、勇於探索、不畏邪惡。《離騷》和《九章》中的大量詩句能令人感受到屈原對祖國的深切情感,雖歷經磨難,對祖國的忠誠不變,對人民深切熱愛的赤誠之心不變。“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以此表達他堅持高潔的品質,為追求國家富強的初衷夢想,不怕千難萬險、縱死不悔的忠貞情懷。這些詩句,充分表達了屈原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愛之情。
    但屈原的愛國和憂國憂民,不單單是停留在一般信念和文字上,而是與他“九死不悔”的獻身精神結合在一起。他的作品和他的生平,構成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傳統精神,是中華民族的根之所系、基石所在。愛國主義作為一個國家的國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力量的源泉。正是這種家國情懷,讓中華民族一次次歷經磨難而重生,不斷續寫新的輝煌,往往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被士人追瞻。
    在中華民族古老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了無數優秀的精神文明,它們融合而成了偉大的民族精神,激勵與凝系著海內外華夏兒女。屈原精神作為民族精神的組成部分,向世人展現出崇高的愛國主義思想、遠大的政治抱負以及忘我的鬥爭精神,這些都值得更多的人去弘揚和傳承。如今,屈原與端午以及“賽龍舟”“包粽子”等習俗已融為一體,感召並影響著所有華夏兒女與海外中華文化圈。又至端午,應大力弘揚屈原精神,讓世界人民共享這份寶貴精神財富。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