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9年07月05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旅客創新高 美夢?噩夢?深思!
    近年訪澳旅客數字不斷遞增,每逢節假日市面非常墟冚,處處「迫爆」。據統計,去年來澳旅客數字逾三千五百八十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旅客數字不斷刷新,小城有足夠能力應付嗎?面對與日俱增的旅客數量,城市承載力的課題再次備受關注。數以千萬計的旅客湧到澳門這個彈丸之地,究竟是帶來一場期待已久的經濟美夢還是揮之不去的民生噩夢呢?值得社會各界深思!
    旅客創新高 小城難承受
    澳門自賭權開放後,整個市容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落後的小城躍升為全球賭業一哥,各地旅客慕名而來,尤其節假日,大批旅客蜂擁而至,迫爆各個口岸,市面各處擁擠如堵。據旅遊局公布,去年澳門入境旅客達三千五百八十多萬人次,升幅達近一成。其中,大中華市場有三千二百六十多萬人次,升百分之十一。留宿旅客連續三年超越不過夜旅客,錄得百分之七點二升幅,佔總訪澳旅客百分之五十一點七。對於一個旅遊城市來說,單看數字,無疑是一張非常亮麗的成績表。但對於本澳這個蕞爾小城,又是否承受得起這種「榮耀」呢?
    控制旅客 平衡經效民生 
    有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旅客多,意味著澳門具有吸引力,也意味著各行各業財源廣進。然而,旅客過多,也滋擾了居民的正常作息。但這個「多」字該如何定義?不同利益群體對「旅客多」的感受都有所不同。商戶對旅客數量是多多益善,認為每年逾三千萬旅客也不夠,最好能每天門庭若市,人潮如湧。只要財源滾滾來,哪怕小城「淪陷」!居民則認為旅客不用太多,他們需要的是秩序井然,生活環境安靜,三千多萬旅客打個五折也嫌多。那麼就需要從經濟效益和居民生活作出平衡,控制一下旅客數字。
    旅客爆錶 民生受到滋擾
    近年旅客人數節節飆升,而隨着港珠澳大橋開通,旅客更進一步增加。近月多個黃金假期的訪澳旅客遠超各界的預期,創下歷史新高。客似雲來,對本地經濟貢獻不言而喻,但亦衍生出旅客承載力「爆錶」的問題。旅客潮水式湧至,大三巴人滿了,新馬路擁擠了,路氹城迫爆了,連寧靜的民生區也受到滋擾了。看看數字就可以一清二楚,澳門一年可迎來旅客逾三千五百萬人次,土地面積是澳門三十多倍的香港,一年的旅客量也只是六千五百萬人次。澳門只是彈丸之地,不論土地面積還是人口數量,跟香港也無法相提並論,但旅客數字竟然是香港的逾一半,不可謂不驚人。
    受惠自由行 如今被攻陷
    近年訪澳旅客節節上升,各處出現人滿之患,街頭擁擠如堵,景點人聲鼎沸,食肆顧客盈門,到處人山人海,尤其是大三巴、新馬路一帶,幾乎每日都人頭湧湧,那種寸步難行的情況確實苦不堪言。從大三巴往下望,只看到密密麻麻的人,令人產生密集恐懼。居住在旅遊區的市民,每天出行猶如沙甸魚推推撞撞,原本需時十分鐘的步程,竟然要半小時才走完。旅客數字頻頻報捷,為本澳各行業帶來滾滾財源之餘,亦為本地居民帶來不少負面影響。近年訪澳旅客不斷刷新記錄,小城大街小巷也被旅客「攻陷」,客多擾民已是不爭的事實。自二零零三年起,中央政府推出內地自由行政策,自此大批內地居民來澳旅遊,對刺激本澳經濟復甦效果明顯。無可否認,自由行政策曾經是澳門經濟的一根救命草,但時移世易,在實施內地自由行政策十多年後的今天,本澳經濟已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自由行政策推行至今十多年,澳門是得大還是失大,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超出容納量 會激化矛盾
    本澳旅遊業自內地自由行實施起經歷了逾十年的高速增長,旅客人數由約一千萬人次上升至去年的三千五百八十多萬人次,加上隨著港珠澳大橋開通,進一步刺激旅客人流,再次引起社會對澳門承載力的關注。旅遊業蓬勃當然會為不少行業帶來經濟效益,但遊客井噴式增長,亦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如交通擁擠、出行困難、物價上漲和治安惡化等。同時,內地旅客逐漸變質,當中部分已由旅客變成水客,他們不是來澳購買奢侈品,而是瘋狂搶購日常生活品,導致部分商品供不應求,數年前本澳就曾出現奶粉荒,導致中澳兩地出現矛盾。可見旅客過多,會跟本地人搶奪資源,激化內地與澳門的矛盾。老實說,受惠於旅遊業高速發展的,只是六十多萬市民的少數,絕大部份都是老闆、業主,一般小市民只得在擁擠嘈雜、物價上漲的環境中求存,甚至已到了難以「包容」的地步。
    引流旅客 擾民必遭反對
    說起澳門,首先就會想到博彩業。賭博尤如磁石一樣,吸引著全球各地的旅客,特別是內地同胞。故此儘管本澳旅遊設施不足,旅客仍會紛至沓來;就算數千元一晚的酒店,也一房難求。自賭權開放,澳門不愁沒客,每逢內地黃金周,小城到處被旅客洪流所淹沒。彈丸之地的澳門,究竟可承受多少旅客?近年不少輿論都說:澳門旅客過多,小城「超載」了。有見及此,近年當局推出分流措施,期望將旅客引到一些原本不起眼的舊區。老實說,在面積狹小的澳門,分流是不容易的,首先是澳門空間非常有限,大部分地區已人滿為患;其次是將旅客吸引到舊區,打擾到居民寧靜的生活,必定會遭到反對,關前街一帶的「爛鬼樓」活動就是一例。
    優化政策 可徵收觀光稅
    無可否認,旅遊業對促進本澳經濟起到一定作用,所以也不能直接將旅客拒諸門外。但澳門只是彈丸之地,資源有限,各類配套設施也不足,確實亦不能來者不拒,否則小城就會不勝負荷。任何事件也是易放難收,包括旅客數量。要求政府直接下「逐客令」也不切合實際,但當局可考慮以質制量去優化本澳旅遊政策,例如可仿傚一些國家設立每天旅遊最低消費額、直接向旅客徵收觀光稅等。這樣或許可以稍為控制一下旅客數量,就算真的不能減少旅客,起碼也可以增加庫房收益。吃飯是必需的,但也不用飢不擇食。就於一個蕞爾小城來說,旅客人數一定不是多多益善。澳門要爭取的並非搶購日常生活品的「水客」,因為這類掃貨兵團對小城弊多於利。澳門要爭取的是高消費過夜旅客,因為這類旅客才會為澳門帶來真正的經濟效益!
                              *雲迪*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