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8年12月10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貴州老人38年雕刻地戲面具 作品網銷海內外 
    【中新社貴陽12月2日電】(中新社記者 張偉) 罩長袍、系絲帶、插彩旗,青紗長筒包臉,額頭頂上面具,臉孔朝天45°……這是貴州省安順市周官村地戲《五虎平西》的開場,村子裡的老人們放下煙桿,操起“刀槍”,表演起40年前他們就熟悉的曲目。
    地戲是流行于貴州省安順市屯堡人之間的地方戲,其產生與中國明代來自安徽、江蘇、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順屯軍有關。據《續修安順府志》記載,屯堡人最初跳地戲是為了“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農之深意”。2006年安順地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錄,擁有600多年曆史的地戲被譽為“中國戲劇活化石”。昔日,地戲表演時,人潮湧動;如今,空曠的庭院裡並沒有幾個觀眾。周官村大部分年輕人幾乎都外出打工。“年輕人也不一定能聽懂裡面的愁緒。”村裡的老人說,“我們祖輩是跟著朱元璋南征來到這裡的。流淌在這600年裡的,是鐵馬金戈的歷史,是回不去故土的鄉愁。”
    66歲的老人楊正經是安順市下苑村的一位木雕師傅。當地戲還盛行的時候,四面八方的人都湧來這裡訂地戲面具。每次雕刻他得換上五六把鑿刀、捲起無數木屑,一隻眼睛才能浮現。面具用的白楊木硬,橫過斧子敲打鑿刀頂部才能刻進木頭,鑿刀頂上開出一朵朵“花”。從早到晚,楊正經坐在門前對著木墩子兩天,才能刻完一個面具。
    楊正經從28歲開始跟父親學習雕刻,從那時候用起的鑿刀、木墩至今仍在用。一套鑿刀二三十件,最小的祗有小拇指指甲蓋那麼大。“對於安順人來說,一般每個村寨祗演一齣戲,祗講一個英雄故事,祗配一套面具,這套面具就是戲的靈魂。跳戲的鞋可以是自己媳婦納的,小道具可以是臨時準備的,唯有面具一定得請專業的師傅來做。”
    “我們地戲是敬神的,保護家庭安寧。”楊正經告訴記者,地戲的面具沒有“畫圖”,各個手藝人都是根據書裡描繪的形象、依照原材料生長的樣子憑自己的構思直接雕刻。全天下沒有完全相同的兩隻面具,經驗老到的更是能一眼看出這個面具是誰做的。
    楊正經也有一套自己的戲服,他的面具角色是《薛仁貴徵西》裡的“秦漢”。他曾聽父親說過,在自己還沒出生的1945年,下苑村有七、八十人雕面具;而現在,整個下苑村祗有5個人還在從事這一行。
    他試圖讓兩個兒子來繼承手藝,小兒子卻因為賺不著錢而離鄉打工。楊正經很擔憂,“我年紀大了就做不動了,身體不好就很難雕下去了。現在做這個單價太低了,搞不到錢,他們都要養娃娃的。”
    讓楊正經沒想到的是,90後姑娘陳君卻試圖改變這一切。2012年,陳君來到安順認識到了地戲文化。為了讓這些傳統手藝人能“養家糊口”,陳君開了幾家淘寶店,把各種安順的手工藝品都掛了上去,漸漸地,這些逐漸被人遺忘的“神”的面具開始有人問津。
    村裡的老人並不知道“淘寶”具體是怎麼一回事,但他們卻靠著這種便利迅捷的方式,生活得到了改善。以前一個面具賣50元(人民幣,下同)一個,現在每賣出一個,楊正經就能賺150元到200元不等。“通過淘寶,我把每個面具的相片打上去,人家需要的話,就來找我訂貨。現在地戲面具銷售到北京、香港、新加坡等地。”楊正經說,這是他從未想象過的,“現在要讓下一輩來傳承下去了,我的兩個兒子也會繼承這份手藝。”
    通過互聯網平台,貴州安順的地戲也被廣為人知。周官村表演隊伍裡最年長的76歲了,其他大多數人也60余歲,還在跳戲的祗剩10餘人。好在,留在村子裡的年輕人,開始跟隨學戲。
   “咚咚咚咚—咚—”,今天的地戲《五虎平西》演到高潮戛然而止,舞台中央兩位老人持刀劍對立。戲收,演員們轉身、列隊、退場,空氣中仍激蕩著西域的風沙。“這是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不能丟!”今天的中國,不管是在便捷的城市或是在偏遠的山區,互聯網平台正發揮著積極的效應。
   隨著“消費扶貧”理念的推廣,中國貧困山區的農產品、手工藝品逐漸打開銷路,幫助貧困戶實現了穩定的收入。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